一、装置之装饰性

一、装置之装饰性

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些东西,如守旧、门帘、桌围、椅帔等等,在舞台上沿用很久。守旧就是传统舞台上所用的台帐,也叫做堂幕,现在一般都称它作守旧。从元代到现在,这一段为期将近七百年的守旧的形式,虽然因时代的变迁,略有不同,但它一直伴随着演员在戏曲舞台上演出,可以说它是在中国戏曲演出中没有舞台布景以前的必用品。舞台上的门帘,是罩在上下场两个门框上的。桌围是挂在桌子向外一面的(有的桌子左右两面也挂桌围)。椅帔则是搭在椅背和座位上的。凡守旧、门帘、桌围、椅帔等,都用各色缎料制作,上面一般都刺绣各种图案花纹,这是中国戏曲舞台上的装饰品。下面简单介绍川剧舞台上的一些道具:弓马桌、椅子、耳帐、神帐、桌帐、椅帐、香炉、烛台、蜡烛、铡刀、兵器、旗子、龙凤扇、折扇、团扇、羽毛扇、车旗、轿旗、圣旨、银子、文房四宝、签筒、喝牌、云牌、水牌、火牌、令箭、惊堂木、威武架、彩头、红灯、琴板、锄头、标子、木鱼、马鞭、道板、银串、绣鞋、竹篮、拐杖、禅杖、虎头牌、腰牌、蚌壳、招文袋、乾坤袋、朝笏、如意、船桨、棺材、神祖牌、哭丧棒、公文、柬巾、手本、状纸、道锣、日照子、幡、夹、棍、铁链、咀掌、提炉、朝天镫、金瓜、掌扇、佛珠、草龙、草花、柁耳等。

舞台上用这些装饰品,也是有它一定生活根据的。在中国许多民间房屋的厅堂板壁上,也有字、画装饰。房门上也有门帘。过去许多富贵人家的桌椅上,也有桌围椅帔,不过舞台上的装饰比一般更突出而已。中国传统戏曲在整个演出中,是很富于装饰美的,比如:舞台上人物的服装,早已五彩缤纷,绚烂美观。化妆(尤其净、丑化妆)也几乎与服装一样的丰富多彩。而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固定陈设,却只有桌子与椅子,而且,过去许多神庙戏台以及临时搭成的戏台,内面的板壁,可能都很陈旧或粗糙,如果在舞台上不相应地加以装饰,加以美化,就会与人物的服装、化妆太不相称。

其次,中国传统戏曲为了突出表演,舞台上需要干净利落,这些东西在舞台上,都是依附在另一物体上,如守旧依附在板壁上,门帘依附在上、下场门上,桌围依附在桌子上,椅帔依附在椅子上,不必占有许多空间,它们在美化舞台的同时,又很合于净化舞台的原则。

另外,这些东西,除了美化舞台、净化舞台以外,也还各自担负了它们一定的任务。比如:舞台上挂一幅守旧,可以起分别前后台的作用。门帘可以掩蔽上下场门,使观众视线集中到前台演戏,不致透漏后台活动。桌围、椅帔可以装饰桌椅。它们虽与表演没有直接关联,实际上也还是表演所需要的,所以能够保留。现在许多有上、下场门的戏台,还要用门帘。有些没有正式布景的演出,也还可以用守旧。至于桌围椅帔,则使用得更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