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抗生素类
1.1 青霉素类
药品通用名:青霉素
【用法和用量】
1.肌内注射:每50万U青霉素钠溶解于1ml灭菌注射用水,超过50万U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2ml,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①成人,一日80万~200万U,分3~4次给药。②小儿,按体重2.5万U/kg,每12小时给药1次。
2.静脉滴注:①成人,一日200万~2000万U,分2~4次给药。②小儿,一日按体重5万U~20万U/kg,分2~4次给药。③新生儿(足月产),一次按体重5万U/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1周每12小时1次,1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④早产儿,一次按体重3万U/kg,出生第1周每12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⑤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给药间期自8小时延长至8~12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给药间期延长至12~18小时或一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⑥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U,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苯唑西林
【用法和用量】
1.成人:肌内注射,每0.5g加灭菌注射用水2.8ml。一日4~6g,分4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4~8g,分2~4次给药,严重感染一日剂量可增加至12g。
2.小儿:肌内或静脉注射时,体重40kg以下者,每6小时按体重给予12.5~25mg/kg,体重超过40kg者予以成人剂量。新生儿体重低于2kg者,日龄1~14天者每12小时按体重25mg/kg,日龄15~30天者每8小时按体重25mg/kg;体重超过2kg者,日龄1~14天者每8小时按体重25mg/kg,日龄15~30天者每6小时按体重25mg/kg。
3.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患者:不需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大剂量应用,以防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发生。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氨苄西林
【用法和用量】
1.口服:宜空腹口服。①成人,一次0.5g,一日3次;②儿童,6~12岁0.25g,2~6岁0.17g,一日3次。1岁以下儿童一日按体重0.05~0.15g/kg,分3~4次服用。或遵医嘱。
2.肌内注射:注射时将氨苄西林钠125mg、500mg和1g分别溶解于0.9~1.2ml、1.2~1.8ml和2.4~7.4ml灭菌注射用水中。①成人,一日2~4g,分4次给药。②儿童,一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给药。
3.静脉滴注或注射:氨苄西林钠静脉滴注液的浓度不宜超过30mg/ml。①成人,一日4~8g,分2~4次给药。重症感染患者一日剂量可以增加至12g,一日最高剂量为14g。②儿童,一日按体重100~200mg/kg,分2~4次给药。一日最高剂量为按体重300mg/kg。③足月新生儿,按体重一次12.5~25mg/kg,出生第1~2日每12小时1次,第3日至第2周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④早产儿,出生第1周、1~4周和4周以上者按体重一次12.5~50mg/kg,分别为每12小时、8小时和6小时1次,静脉滴注给药。⑤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为10 ~50ml/min或小于10ml/min者,给药间期应分别延长至6~12小时和12~24小时。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阿莫西林
【用法和用量】
1.口服:①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一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②小儿,一日20~40mg/kg,每8小时一次。③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一次。
2.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给药:①成人,一次0.5~1g,每6~8小时1次。②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50~100mg/kg,分3~4次给药。
3.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①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min者,每12小时0.25~0.5g。②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者,每24小时0.25~0.5g。③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一次血液透析后应给予1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青霉素
药品通用名:氯唑西林
【用法和用量】
1.肌内注射:注射时可加0.5%利多卡因减少局部疼痛。①成人,一日2g,分4次;②小儿,一日按体重25~50mg/kg,分4次。
2.静脉滴注:①成人,一日4~6g分2~4次;②小儿,一日按体重50~10mg/kg,分2~4次。③体重低于2kg的新生儿,日龄1~14天者每12小时按体重予25mg/kg。日龄15~30天者每8小时按体重予25mg/kg。④体重超过2kg的新生儿,日龄1~14天者,每8小时按体重予25mg/kg。日龄15~30天者,每6小时按体重予25mg/kg。⑤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患者不需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大剂量应用,以防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发生。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哌拉西林
【用法和用量】 本品可供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
1.成人:中度感染者一日8g,分2次静脉滴注;严重感染者一次3~4g,每4~6小时静脉滴注或注射。一日总剂量不超过24g。
2.儿童:婴幼儿和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为一日按体重100 ~200 mg/kg。新生儿体重低于2kg者,出生后第1周每12小时50mg/kg,静脉滴注;第2周起50mg/kg,每8小时1次。新生儿体重2kg以上者出生后第1周每8小时50mg/kg,静脉滴注;1周以上者每6小时50mg/k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美洛西林
【用法和用量】
1.用法: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肌内注射临用前加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②肌内注射一日2 ~4次,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小时一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2.用量:
①成人,一日2~6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最大可增至15g。②儿童,按体重一日0.1~0.2g/k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0.3g/k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续表
药品通用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用法和用量】
1.口服:①片剂,成人和12岁以上小儿,一次1.0g,一日3次。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加倍。未经重新检查,连续治疗期不超过14日。②干混悬剂、颗粒剂、咀嚼片、分散片,a.成人,肺炎及其他中重度感染者一次625mg,每8小时1次,疗程7~10日。其他感染者一次375mg,每8小时1次,疗程7~10日。b.小儿,新生儿及3个月以内婴儿(按阿莫西林计算,下同),按体重一次15mg/kg,每12小时1次。体重≤40kg的小儿,一般感染者按体重一次25mg/kg,每12小时1次;或按体重一次20mg/kg,每8小时1次。较重感染者按体重一次45mg/kg,每12小时1次;或按体重一次40mg/kg,每8小时1次。疗程为7~10日。其他感染剂量减半。40kg以上的儿童可按成人剂量给药。c.肾功能减退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不需减量。肌酐清除率10~30ml/min者每12小时口服本品250~500mg(以阿莫西林计,下同)。肌酐清除率<10ml/min者每24小时口服本品250~500mg。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病情轻重,每24小时口服本品250~500mg;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及结束时各加服1次。
2.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一次1.2g,每8小时一次,严重感染者可每6小时一次。②小儿,3个月至12岁一次30mg/kg,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可每6小时一次;③新生儿与3月以内婴儿,一次30mg/kg,每12小时一次;随后每8小时一次。④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大于30ml/min时不需减量。肌酐清除率10~30ml/min者,静脉滴注首剂1.2g,随后每12小时0.6g。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者,静脉滴注首剂1.2g,继以每24小时0.6g。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结束后补充0.6g。
3.成人预防手术感染用量:于诱导麻醉时静脉给予本品1.2g。对于有高感染危险性的手术,如结肠手术患者,可在24小时内给予3~4次本品,一次1.2g,可于0、8、16、24小时给药。如果手术中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可继续按此方案给药数日。如果术中有明显的感染迹象,术后需继续静脉注射本品或口服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一个疗程。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苄星青霉素
【用法和用量】 临用前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使成混悬液。肌内注射,成人,一次60万~120万U,2~4周1次;小儿,一次30万~60万U,2~4周1次。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参阅青霉素
药品通用名:氨苄西林-舒巴坦钠
【用法和用量】 深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将一次药量溶于50~100ml稀释液中,于10~15分钟内静脉滴注。成人一次1.5~3g(包括氨苄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每6小时1次。肌肉注射一日剂量不超过6g;静脉用药一日剂量不超过12g(舒巴坦钠一日剂量最高不超过4g)。儿童按体重一日100~200mg/kg,分次给药。肾功能受损患者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应减少给药次数。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参阅氨苄西林
1.2 头孢菌素类
药品通用名:头孢唑啉
【用法和用量】
1.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2.静脉注射:临用前加适量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于3~5分钟静脉缓慢推注。
3.静脉滴注:加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再加入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用量
1.成人常用剂量: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者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
2.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3.肾功能减退者按其肌酐清除率调节用量:大于50ml/min时,可按正常剂量给药;20~50ml/min时,每8小时0.5g;为11 ~34ml/min时,每12小时0.25g;小于10ml/min时,每18~24小时0.25g。所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者的首次剂量为0.5g。
4.小儿肾功能减退者应用头孢唑啉时,先给予12.5mg/kg,继而按其肌酐清除率调节维持量:大于70ml/min时,可按正常剂量给予;为40~70 ml/min时,每12小时按体重12.5~30mg/kg;为20~40ml/min时,每12小时按体重3.1~12.5mg/kg;为5~20ml/min时,每24小时按体重2.5~10mg/kg。
5.用于预防外科手术后感染时,一般为术前0.5~1小时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1g,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者术中加用0.5~1g,术后每6~8小时0.5~1g,至手术后24小时止。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续表
药品通用名:头孢氨苄
【用法和用量】 口服。
1.片剂、颗粒剂、干混悬剂、胶囊剂:①成人剂量,一般一次250~500mg,一日4次,最高剂量一日4g。单纯性膀胱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500mg。②儿童剂量,一日按体重25~50mg/kg,一日4次。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一次12.5~50mg/kg,一日2次。③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减量用药。
2.服用缓释胶囊:①成年人及体重20kg以上儿童,常用量一日1~2g,分2次于早、晚餐后口服。②20kg体重以下儿童,一日40~60mg/kg,分2次于早、晚餐后口服。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呋辛
【用法和用量】
1.用法:①深部肌内注射,肌内注射前,必需回抽无血才可注射;肌内注射时每0.25g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缓慢摇匀得混悬液后,方可深部肌内注射。②静脉注射或滴注,静脉注射每0.25g至少用2.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摇匀后再缓慢静脉注射,也可加入静脉输注管内滴注。
2.用量:①成人:常用量为每8小时0.75~1.5g,疗程5~10天。对于生命受到威胁的感染或罕见敏感菌所引起的感染,每6小时1.5g。对于细菌性脑膜炎,剂量每8小时不超过3.0g。对于单纯性淋病应肌内注射单剂量1.5g,可分注于两侧臀部,同时口服1g丙磺舒。②预防手术感染时,术前0.5~1小时静脉注射1.5g,若手术时间过长,则每隔8小时静脉或肌内注射0.75g。若为开胸手术应随着麻醉剂的引入,静脉注射1.5g。以后每隔12小时一次,总剂量为6g。③儿童,3个月以上的患儿,按体重一日50~100mg/kg,分3~4次给药。重症感染,按体重一日用量不低于0.1g/kg,但不能超过成人使用的最高剂量。骨和关节感染,按体重一日0.15g/kg(不超过成人使用的最高剂量),分3次给药。脑膜炎患者按体重一日0.2~0.24g/kg,分3~4次给药。④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20ml/min时,每8小时0.75~1.5g;10~20ml/min时,每12小时0.75g;<10ml/min时,每24小时0.75g。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应参照肾功能不全成人患者用药量进行调整。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曲松
【用法和用量】
1.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滴注。新配制的溶液能在室温下保持其物理及化学稳定性达6小时或在5℃环境下保持24小时。但按一般原则,配制后的溶液应立刻使用。①肌内注射,0.25g或0.5g溶于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中,(1g则溶于3.5ml)用于肌内注射,以注射于相对大些的肌肉为好,不主张在一处的肌肉内注射1g以上剂量。加入利多卡因的本品溶液禁用于静脉注射。②静脉注射,0.25g或0.5g溶于5ml注射用水中,1g溶于10ml中用于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不能少于2~4分钟。③静脉滴注,2g溶于40ml以下其中一种无钙静脉注射液中如氯化钠溶液,0.45%氯化钠+2.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10%葡萄糖/5%葡萄糖中加6%葡聚糖/6%~10%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液/注射用水。由于可能会产生药物间的不相容性,故不能将头孢曲松混合或加入含有其他抗菌药物之溶液中。亦不能将其稀释于以上列出的溶液之外的其他液体中。静脉滴注时间至少要30分钟。
2.用量:①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剂量为1~2g,一日1次(每24小时)。危重病例或由中度敏感菌引起之感染,剂量可增至4g,一日1次。②儿童:建议以下剂量一日使用1次。新生儿(14日以下)一日剂量为按体重20~50mg/kg,不超过50mg/kg,无需区分早产儿及足月婴儿。婴儿及儿童(15天至12岁)一日剂量按体重20~80mg/kg。体重50kg或以上的儿童,应使用通常成人剂量。静脉用量按体重50mg/kg以上时,输注时间至少要30分钟以上。③疗程,疗程取决于病程。与一般抗生素治疗方案一样.在发热消退或得到细菌被清除的证据以后,应继续使用至少48~72小时。④肾功能衰竭患者(肌肝清除率<10ml/min),一日用量不能超过2g。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应定期监测头孢曲松的血药浓度。⑤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无须在透析后另加剂量,但由于这类患者的药物清除率可能会降低,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羟氨苄
【用法和用量】
1.口服胶囊剂、片剂:①成人,一次0.5~1.0g,一日2次;②儿童,按体重一次15~20mg/kg,一日2次;A组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及扁桃体炎每12小时15mg/kg;疗程至少10天。③成人肾功能减退者首次剂量为1g饱和量,然后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予以延长给药间期。肌酐清除率为25~50ml/min、10~25ml/min和0~10ml/min时,分别每12小时、24小时和36小时服药500mg。
2.颗粒剂:溶于40℃以下的温开水内口服。①成人一天1 ~2g,分2~3次服;②小儿一天30mg/kg体重,分2次服。或遵医嘱。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其余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克洛
【用法和用量】 口服:①成人常用剂量是0.25g,每8小时1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剂量是一次0.25g,一日3次。鼻窦炎推荐剂量为一次0.25g、一日3次,共10日。较重的感染(如肺炎)或敏感性稍差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剂量可加倍,但一日总量不宜超过4g,可连服28日。治疗男性和女性急性淋球菌尿道炎、可给予一次3g的剂量,与丙磺舒合用。②儿童常用剂量为一日20~40mg/kg,分3次口服。轻微的尿路感染、中耳炎,剂量应为一日20 mg/kg,分2~3次,严重感染,如严重的中耳炎或严重的细菌感染,剂量应为一日40mg/kg,分3次口服。6岁或6岁以下儿童一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1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噻肟
【用法和用量】
1.溶液配制:①肌内注射,本品0.5g、1.0g或2.0g分别加入2ml、3ml或5ml灭菌注射用水。②静脉注射,加至少10~20ml灭菌注射用水于上述不同量的本品内,于5~10分钟内徐缓静脉注入。③静脉滴注,将静脉注射液再用适当溶剂稀释至100~500ml。肌内注射剂量超过2g时,应分不同部位。
2.注射剂量:①成人,单次肌内注射0.5~1.0g,中至重度感染一次肌内1~2.0g,每8~12小时一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日2~6g,分2~3次;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g,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或急性尿路感染,每12小时1g。②儿童,新生儿日龄小于等于7日者每12小时50mg/kg,出生大于7日者,每8小时50mg/kg。治疗脑膜炎患者剂量可增至每6小时75mg/kg,均以静脉给药。③严重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品时须适当减量。血清肌酐值超过424μmol/L(4.8mg)或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min,本品的维持量应减半;血清肌酐超过751μmol/L(8.5mg)时,维持量为正常量的1/4。需血液透析者一日0.5~2g。但在透析后应加用1次剂量。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其余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拉定
【用法和用量】
1.用法:口服、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①配制肌内注射用药时,将2ml注射用水加入0.5g装瓶内,须作深部肌内注射。②配制静脉注射液时,将至少10ml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注入0.5g装瓶内。于5分钟内注射完毕。③配制静脉滴注液时,将适宜的稀释液10ml分别注入0.5g装瓶内,然后再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液作进一步稀释。④干混悬剂加饮用水至瓶上刻度线后摇匀成混悬液,混悬液室温贮放,7天内服用完;冰箱内贮放,14天内服用完。
2.用量:①口服,成人一次0.25~0.5g,每6小时1次,感染较严重者一次可增至1.0g,但一日总量不超过4g。儿童按体重一次6.25~12.5 mg/kg,每6小时1次;②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者,成人一次0.5~1.0g,每6小时1次,一日最高剂量为8g。儿童(1周岁以上)按体重一次12.5~25mg/kg,每6小时1次。③肌酐清除率大于20ml/min、5~20ml/min或小于5ml/min时,剂量宜调整为每6小时0.5g、0.25g和每12小时0.25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哌酮舒巴坦
【用法和用量】
1.用法:静脉给药。①间歇静脉滴注时,每瓶头孢哌酮舒巴坦用适量的5%葡萄糖溶液或0.9%注射用氯化钠溶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然后再用上述相同溶液稀释至5~100ml,静脉滴注时间应至少为30~60分钟。尽管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可作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注射液的溶媒,但不能用于本品最初的溶解过程。②静脉推注时,每瓶头孢哌酮舒巴坦应按上述方法溶解,静脉推注时间至少应超过3分钟。
2.用量:①成人,一日2.0~4.0g,分2次给予,每12小时给药1次。在严重感染或难治性感染时,一日剂量可增加到8g。病情需要时,可另外单独增加头孢哌酮的用量,所用剂量应等分,每12小时给药一次。舒巴坦一日推荐最大剂量为4g。②儿童,常用量一日40~80mg/kg,分2~4次滴注。严重或难治性感染可增至一日160mg/kg,分2~4次滴注。新生儿出生第1周内,应每隔12小时给药一次。舒巴坦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80mg/kg。③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头孢哌酮主要经胆汁排泄。当患者有肝脏疾病或胆道梗阻时,头孢哌酮的血浆半衰期通常延长并且由尿中排出的药量会增加。即使患者有严重肝功能障碍时,头孢哌酮在胆汁中仍能达到治疗浓度且其半衰期延长2~4倍。遇到严重胆道梗阻、严重肝脏疾病或同时合并肾功能障碍时,可能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同时合并有肝功能障碍和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监测头孢哌酮的血清浓度,根据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对这些患者如未密切监测本品的血清浓度,头孢哌酮的一日剂量不应超过2g。④肾功能障碍患者用药,肾功能明显降低的患者,舒巴坦清除减少。肌酐清除率为15~30ml/min的患者,一日舒巴坦的最高剂量为1g,分等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肌酐清除率<15ml/min的患者一日舒巴坦的最高剂量为0.5g,分等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对严重感染者,必要时可单独增加头孢哌酮的用量。⑤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舒巴坦的药动学特性有明显改变。头孢哌酮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血清半衰期轻微缩短。因此在血液透析后,应给予一剂头孢哌酮舒巴坦。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吡肟
【用法和用量】
1.用法:静脉滴注或深部肌内注射给药。①静脉给药,静脉滴注时,将1~2g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5%葡萄糖和0.9%氯化钠混合注射液,乳酸林格和5%葡萄糖混合注射液中,药物浓度不应超过40mg/ml,于30分钟滴注完毕。②肌内注射,将0.5g加1.5ml注射用水,或1g加3.0ml溶解后,经深部肌群(如臀肌群或外侧股四头肌)注射。
2.用量:①成人,成人和16岁以上儿童或其体重40kg以上者,一次1~2g,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7~10天;轻中度尿路感染,一次0.5~1g,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或深部肌内注射,疗程7~10天;重度尿路感染,一次2g,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10天;严重感染并危及生命时,可以每8小时2g静脉滴注;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经验治疗,一次2g,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7~10日或至中性粒细胞减少缓解。如虽缓解但中性粒细胞仍处于异常低水平,应重新评价是否继续使用。②儿童,2月龄至12岁儿童,最大剂量不可超过成人剂量(即一次2g)。按体重一次40mg/kg,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疗程7~14日。对细菌性脑脊髓膜炎儿童患者,可为50mg/kg,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对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经验治疗50mg/kg,每12小时一次(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治疗为每8小时一次),疗程与成人相同。2月龄以下儿童按体重30mg/kg,每8或12小时一次。2月龄以下儿童慎用。③肝功能不全患者,无调节剂量的必要。④肾功能不全患者,其初始剂量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同,但维持剂量和给药间隔需按肌酐清除率(CCr)调整,CCr为30~60ml/min者,一次0.5~1.0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2g,每8~12小时1次;CCr为11 ~29ml/min者,一次0.5~1.0g,每24小时1次,或一次2g,每24小时1次;CCr<11ml/min者,一次0.25g,每24小时1次,或一次0.5~1g,每24小时1次。⑤接受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应每隔48小时给予常规剂量。⑥肾功能不全儿童患者的用法与成人类似。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他啶
【用法和用量】
1.用法:①静脉给药或深部肌内注射给药。②最好使用新配制的注射液。如果不能实现,存放在2~8℃冰箱中保存24小时可保持药效。③肌内注射用时可用0.5%或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配制。
2.用量:剂量依感染的严重程度、微生物敏感性及患者年龄、体重和肾功能而定。①成人,一日1g~6g分每8小时或每12小时作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对于大多数感染,每8小时1g或每12小时2g;尿路感染及许多较轻的感染,一般每12小时500mg或1g。非常严重的感染,特别是免疫抑制的患者,包括患有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者,每8或12小时2g或每12小时3g。当用作前列腺手术预防治疗时,第1次1g(从1g瓶中)用于诱导麻醉期间,第2次用于撤除导管时。肾功能正常而患有假单孢菌类肺部感染的纤维囊性成年患者,按体重一日100 ~150mg/kg,分3次给药。肾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一日剂量可达9g。②儿童,2个月以上的儿童,一般的剂量范围是按体重一日30~100mg/kg,分2或3次给药。对于免疫受抑制或患有纤维化囊肿的感染或患有脑膜炎的儿童,按体重一日150mg/kg(最高剂量一日6g),分3次给药。新生儿至2个月龄的婴儿,按体重一日25~60mg/kg,分2次给药。新生婴儿的头孢他啶血清半衰期是成人的3~4倍。③老年患者,头孢他啶的清除率有所减低,尤其在年龄大于80岁的患者,一日不超过3g。④肾功能损害者,首次给予1g,然后,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合适的维持剂量。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可依据肾功能不全推荐的剂量的一次剂量增加50%或适当增加给药频率。用药过程中一定要监测头孢他啶的血清浓度,谷浓度不应超过40mg/L。正在监护室接受连续动静脉或高流量血透的肾衰竭的患者,推荐剂量为一日1g,分次给药。对于低流量血透法的患者,应参照肾功能不全推荐的剂量。在血透过程中,头孢他啶的血清半衰期为3~5小时。一次血透结束后,应重复给予适当的头孢他啶的维持剂量。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头孢唑啉
药品通用名:头孢克肟
【用法和用量】 口服。
1.成人和体重30kg以上的儿童:一次50~100mg(效价),一日2次。此外,可以根据年龄、体重、症状进行适当增减,对重症患者,可一次口服200mg(效价),一日2次。
2.小儿:按体重一次1.5~3mg(效价)/kg,一日2次。此外,可以根据症状进行适当增减,对于重症患者,可一次口服6mg(效价)/kg,一日2次。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头孢唑啉
1.3 碳青霉烯类和其他内酰胺类
药品通用名:氨曲南
【用法和用量】
1.用法: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内注射。①静脉滴注,每1g氨曲南至少用注射用水3ml溶解,再用适当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林格注射液)稀释,氨曲南浓度不得超过2%,滴注时间20~60分钟。②静脉推注,每瓶用注射用水6~10ml溶解,于3~5分钟内缓慢注入静脉。③肌内注射,每1g至少用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3ml溶解,深部肌内注射。
2.用量:①尿路感染,成人一次0.5g或1g,每8或12小时1次。②中重度感染,一次1g或2g,每8或12小时1次。③危及生命或铜绿假单胞菌严重感染,一次2g,每6或8小时1次。④单次剂量大于1g时或患败血症、其他全身严重感染或危及生命的感染,应静脉给药,最高剂量一日8g。⑤患者有短暂或持续肾功能减退时,宜根据肾功能情况,酌情减量。对肌酐清除率小于10~30ml/min的肾功能损害者,首次用量1g或2g,以后用量减半。依靠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严重衰竭者,首次用量0.5g、1g或2g,维持量为首次剂量的1/4,间隔时间为6、8或12小时。对严重或危及生命的感染者,一次血液透析后,在原有的维持量上增加首次用量的1/8。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用法和用量】静脉滴注。
1.成人:轻度感染者一次250mg,每6小时1次,一日总量1g。中度感染者一次0.5~1g,每12小时1次,一日总量1.5~2.0g。严重感染者一次0.5g,每小时1次,一日总量2g。不太敏感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者一次1g,每6~8小时一次,一日总量3~4g。一次静脉滴注的剂量低于或等于500mg时,静脉滴注时间应不少于20~30分钟,如剂量大于500mg时,静脉滴注时间应不少于40~60分钟。预防成人的手术后感染,可在诱导麻醉时给予本品静脉滴注1 000mg,3小时后再给予1 000mg。对预防高危性(如结肠直肠)外科手术的感染,可在诱导后8小时和16小时分别再给予500mg静脉滴注。
2.儿童:①儿童体重≥40kg,可按成人剂量给予。②儿童和婴儿体重<40kg者,可按15mg/kg,每6小时一次给药。每天总剂量不超过2g。③对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肾功能损害的儿科患者(血清肌酐>2mg/dl),尚无足够的临床资料作为推荐依据。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1.4 氨基糖苷类
药品通用名:庆大霉素
【用法和用量】
1.口服:①成人,一日240~640mg,分4次服用;②儿童,按体重一日5~10mg/kg,分4次服用。
2.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①成人,一次80mg(8万U),或按体重一次1~1.7mg/kg,每8小时1次;或一次5mg/kg,每24小时1次。疗程为7~14日。滴注时将一次剂量加入50~2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一日1次滴注时加入的液体量应不少于300ml,使药液浓度不超过0.1%,该溶液应在30~60分钟内缓慢滴入,以免发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②儿童,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2.5mg/k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1.7mg/kg,每8小时1次,疗程为7~14日,期间应尽可能监测血药浓度,尤其新生儿或婴儿。
3.鞘内及脑室内给药:成人,一次4~8m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1~2mg,每2~3日1次。注射时将药液稀释至不超过0.2%的浓度,抽入5ml或10ml的无菌针筒内,进行腰椎穿刺后先使相当量的脑脊液流入针筒内,边抽边推,将全部药液于3~5分钟内缓缓注入。
4.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用量:按肾功能正常者每8小时1次,一次的正常剂量为1~1.7mg/kg,肌酐清除率为10~50ml/min时,每12小时1次,一次为正常剂量的30~70%;肌酐清除率<10ml/min时,每24~48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20~30%。
5.血液透析后可按感染严重程度,成人按体重一次补给剂量1~1.7mg/kg,小儿(3个月以上)一次补给2~2.5mg/k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其余参阅链霉素
药品通用名:阿米卡星
【用法和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1.成人:一日不超过1.5g,疗程不超过10天。①单纯性尿路感染对常用抗菌药耐药者,每12小时0.2g;②用于其他全身感染,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
2.儿童:首剂按体重10mg/kg,继以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
3.肾功能减退患者:①肌酐清除率>50~90ml/min者,每12小时给予正常剂量(7.5mg/kg)的60~90%;②肌酐清除率10~50ml/min者,每24~48小时用7.5mg/kg的20~30%。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链霉素
药品通用名:奈替米星
【用法和用量】 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取本品用50~200ml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其他灭菌稀释液稀释,于1.5~2小时内静脉滴注;小儿的稀释液量应相应减少。于1.5~2小时内缓慢滴注应用本品宜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使血药峰浓度维持在6~10mg/L,谷浓度为0.5~2mg/L。成人,按体重每8小时1.3~2.2mg/kg,或每12小时2~3.25mg/kg。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者按体重每12小时1.5 ~2mg/kg。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7.5mg/kg。疗程均为7~14日。小儿童6周以内者,按体重每12小时2~3mg/kg;6周~12岁者,按体重每8小时1.7~2.3mg/kg,或按体重每12小时2.5~3.5mg/kg。疗程均为7~14日。肾功能减退者,必须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有条件时宜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其结果拟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使血药浓度调整至上述范围。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参阅链霉素
1.5 大环内酯类
药品通用名:红霉素
【用法和用量】
1.口服:①成人,一日0.75~2g,分3~4次;军团菌病一次0.5~1.0g,一日4次。预防风湿热复发,一次0.25g,一日2次。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前1小时口服1g,术后6小时再服用0.5g。②儿童,一日按体重20~40mg/kg,分3~4次。
2.静脉滴注:①成人,一次0.5~1.0g,一日2~3次。军团菌病,一日3~4g,分4次。一日不超过4g。②儿童,一日按体重20~30mg/kg,分2~3次。③乳糖酸红霉素滴注液的配制,先加灭菌注射用水10ml至0.5g乳糖酸红霉素粉针瓶中或加20ml至1g乳糖酸红霉素粉针瓶中,用力震摇至溶解。然后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其他电解质溶液中稀释,缓慢静脉滴注,注意红霉素浓度在1%~5%以内。溶解后也可加入含葡萄糖的溶液稀释,但因葡萄糖溶液偏酸性,必须每100ml溶液中加入4%碳酸氢钠注射液1ml。
3.红霉素栓剂直肠给药:①成人,一次0.1g,一日2次,用送药器将药栓塞入肛门2cm深处为宜。②儿童,按体重一日20 ~30mg/k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续表
续表
药品通用名:阿奇霉素
【用法和用量】
1.口服:饭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①成人用量,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病奈瑟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1.0g;对其他感染的治疗为第1日,0.5g顿服,第2~5日,一日0.25g顿服;或一日0.5g顿服,连服3日。②儿童中耳炎、肺炎,第1日,按体重10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5g),第2~5日,一日按体重5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25g);咽炎、扁桃体炎,一日按体重12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5g),连用5日。
2.静脉滴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一次0.5g,一日1次,至少连续用药2日,继之换用口服制剂与规格,一日0.5g,7~10日为一个疗程。盆腔炎者成人一次0.5g,一日1次,用药1日或2日后,改用口服制剂与规格,一日0.25g,7日为一个疗程。静脉滴注的配制:将0.5g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0.1g/ml后,再加入至250ml或5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mg/ml,然后静脉滴注。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1.6 其他抗生素
药品通用名:林可霉素
【用法用量】
1.口服:宜空腹服用。①成人,一日1.5~2g,分3~4次。②儿童,一日按体重30~60mg/kg,分3~4次口服,小于4周者不用。
2.肌内注射:①成人,一日0.6~1.2g。②儿童,一日按体重10~20mg/kg,分次注射。小于4周者不用。
3.静脉滴注:①成人一次0.6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每0.6g溶于100~200ml输液中,滴注1~2小时。②儿童,一日按体重10~20mg/kg。需注意静脉滴注时每0.6g溶于不少于100ml的溶液中,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小于4周者禁用。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续表
药品通用名:克林霉素
【用法用量】
1.口服:①成人,一次0.15~0.3g,一日4次,重症感染可增至一次0.45g,一日4次。②儿童,4周或4周以上小儿,一日按体重8~16mg/kg,分3~4次。4周以下者不用。
2.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①成人,一日0.6~1.2g,分2~4次;严重感染者一日1.2~2.4g,分2~4次静脉滴注。②儿童,4周及4周以上小儿,一日15~25mg/kg,分3~4次应用;严重感染者一日25~40mg/kg,分3~4次应用。小于4周者不用。
3.深部肌内注射:肌内注射的容量1次不能超过600mg (8ml:600mg),超过此容量应改为静脉给药。静脉滴注时,每0.3g需用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成小于6mg/ml浓度的药液,滴注速度不宜过快,通常每分钟不超过20mg。1小时内输入的药量不能超过1 200m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其余参阅林可霉素
药品通用名:夫西地酸钠
【用法用量】
1.口服:①成人一日1.5g,分3次服,重症加倍。②儿童可用混悬剂,1岁以下儿童,按体重一日50mg/kg;1~5岁,一次250mg,5岁以上按成人量,分次给予。
2.静脉滴注:①成人一次0.5g,一日3次。②儿童及婴儿一日按体重20mg/kg,分3次给药。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磷霉素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一次2~4g,一日1次,空腹服用。以适量水溶解后服,或遵医嘱。
2.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4~12g/d,重症可用到16g/d;儿童一日量按100~300mg/kg,均分为2~4次给予。1g药物至少应用10ml溶剂,如一次用数克,则应按每1g药物用
25ml溶剂的比率进行溶解,予以静脉滴注或缓慢注射。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