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促凝药

第一节 促凝药

药品通用名: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3

【用法用量】

1.止血:①肌注,肌注每次2~4mg,每日4~8mg。防止新生儿出血可在产前1周给孕妇肌注,每日2~4mg。②口服,每次2 ~4mg,每日6~20mg。

2.胆绞痛:肌注,每次6~8m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维生素K1

【用法用量】

1.口服:一次10mg,一日3次或遵医嘱。

2.注射:①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一次10mg,一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②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2~5mg。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氨甲苯酸

【用法用量】

1.口服:每次0.25~0.5g,每日3次。

2.静注:每次0.1~0.3g,以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0~20ml稀释。1日量不得超过0.6g,儿童每次不超过0.1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酚磺乙胺

【用法用量】

1.预防手术出血:术前15~30分钟静注或肌注0.25~0.5g。必要时,2小时后再注射0.25g。

2.治疗出血:口服,成人每次0.5~1g。儿童,每次每千克体重10mg,1日3次。肌注或静注,也可与5%葡萄糖溶液或等渗盐水混合静滴,每次0.25~0.75g,1日2~3次。必要时,可根据病情增加剂量。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肾上腺色腙(安络血)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每次2.5~5mg,1日3次,严重者每次5~10mg,2~4小时1次。5岁以下,每次1.25~2.5mg,每日3次。

2.肌注:每次5~10mg,每日2~3次,重者每次10~20mg,2~4小时1次。

3.静注:5岁以下,每次2.5~5mg,每日2次。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冻干人凝血因子Ⅷ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其用量视病情、患者体重、出血类型、需要提高的因子Ⅷ血浆浓度及体内是否存在抗体而定。以人血浆制品为例,输注剂量参考下列公式:所需因子Ⅷ剂量(U)=患者体重(kg)×需提高的因子Ⅷ浓度×0.5。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1U因子约相当于1ml新鲜血浆中因子Ⅷ的活性,可提高血浆因子Ⅷ浓度2%。

1.预防自发性出血:25~40U/kg,一周3次。

2.治疗出血:①轻度出血,8~15U/kg或将血浆因子Ⅷ水平提高到正常人水平的20%~40%的剂量。多数单次用药即可有效。若出血不止,可每8~12小时重复上述剂量,根据需要维持1~3日。②中度出血,首次剂量15~25U/kg或将血浆因子Ⅷ浓度提高到正常人水平的30%~50%。如需要,每隔8~12小时注射10~15U/kg。③严重出血或出血累及重要器官,首次30~50U/kg或血浆因子Ⅷ浓度提高到正常人水平的60% ~100%的剂量。然后每8~12小时注射20~25U/kg。

3.控制围手术期的出血:①拔牙,术前1小时注射使血浆因子Ⅷ浓度提高至正常人30%~50%的剂量。术后若发生出血,可重复上述剂量。②小型手术,术前1小时注射相当于上述治疗中度出血的剂量。必要时8~12小时后再给予10~15U/kg。③大型手术,术前1小时注射相当于上述治疗重度出血的剂量,5小时后再给半量。术后10~14天应将血浆因子Ⅷ浓度维持在正常的30%或以上。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

药品通用名:氨甲环酸

【用法用量】

1.口服:一次1~1.5g,一日2~6g。

2.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次0.25~0.5g,一日0.75~2g。以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鱼精蛋白

【用法用量】

1.成人:静脉注射,抗肝素过量,用量与最后1次肝素使用量相当(本品1mg可中和100U肝素),但一次用量不超过50mg。缓慢静注。一般以每分钟0.5ml的速度静注,在10分钟内注入量以不超过50mg为度。2小时内(即本品作用有效持续时间内)不宜超过100mg。除非另有确凿依据,不得加大剂量。

2.儿童:①静脉滴注,抗自发性出血,一日5~8mg/kg,分2次,间隔6小时,每次以300~50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3日后改用半量。一次用量不超25mg。②缓慢静注,抗肝素过量,用量与最后1次肝素使用量相当。一般用其1%溶液,每次不超过2.5ml(25m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

药品通用名:凝血酶

【用法用量】

1.局部止血: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成50~200U/ml的溶液喷雾或用本品干粉喷洒于创面。

2.消化道止血: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温开水(不超37℃)溶解成10~100U/ml的溶液,口服或局部灌注,也可根据出血部位及程度增减浓度、次数。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甲萘氢醌

【用法用量】

1.口服:一次2~4mg,一日3次。

2.肌内或皮下注射:成人一次5~15mg,一日1~2次;儿童一次5~10mg,一日1~2次。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立止血

【用法用量】 临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使溶解后,静注、肌注或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

1.一般出血:成人1~2U(1~2支);儿童0.3~0.5U(1/3 ~1/2支)。

2.紧急出血:立即静注0.25~0.5U(1/4~1/2支),同时肌注1U(1支)。

3.各类外科手术:术前1天晚肌注1U(1支),术前1小时肌注1U(1支),术前15分钟静注1U(1支),术后3天。每天肌注1U(1支)。

4.咯血:每12小时皮下注射1U(1支),必要时,开始时再加静注1U(1支),最好是加入10ml的0.9% NaCl液中,混合注射。

5.异常出血:剂量加倍,间隔6小时肌注1U(1支),至出血完全停止。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