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
药品通用名:奎尼丁
【用法用量】 口服:餐后2小时或餐前1小时服药,并多次饮水。成人应先试服0.1~0.2g,观察有无过敏及特异质反应。成人常用量一次0.2~0.3g,一日3~4次。用于转复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第1日,一次0.2g,2小时一次,连续5次;如无不良反应,第2日一次0.3g,第3日一次0.4g,约2小时一次,连续5次。一日总量不宜超过2.4g。若连服3~4日无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应停药。恢复窦性心律后改为维持量,一次0.2~0.3g,一日2~3次。成人极量为一日3g(一般一日不宜超过2.4g),应分次给予。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续表
药品通用名:普鲁卡因胺
【用法用量】
1.口服:一次0.25~0.5g,每4小时一次。
2.静脉注射:一次0.1g,静脉注射时间5分钟,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总量按体重不得超过10~15mg/kg;或者10~15mg/kg静脉滴注1小时,然后以每小时按体重1.5~2mg/kg维持。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利多卡因
【用法用量】
1.静脉注射:首次50~100mg,缓慢静脉注射2~3分钟,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1~2次,但1小时之内的总量不得超过300mg。最大维持量为每分钟4mg。
2.静脉滴注:一般以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1~4mg/ml药液滴注或用输液泵给药。在用负荷量后可继续以每分钟1~4mg速度静脉滴注。老年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肝血流量减少、肝或肾功能障碍时,以每分钟0.5~1mg静脉滴注,每小时不超过100m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苯妥英钠
【用法用量】 口服。①成人常用量,一日250~300mg,开始时100mg,一日2次,1~3周内增加至一日250~300mg,分3次口服,极量一次300mg,一日500mg。由于个体差异,用药需个体化。应用达到控制发作和血药浓度达稳态后,可改用长效(控释)制剂顿服。如发作频繁,可按体重12~15mg/kg,分2~3次服用,每6小时1次,第2天开始给予100mg(或按体重1.5 ~2mg/kg),一日3次,直到调整至恰当剂量为止。②小儿常用量,开始一日5mg/kg,分2~3次服用,按需调整,一日不超过250mg,维持量为4~8mg/kg或按体表面积250mg/m2,分2~3次服用。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美西律
【用法用量】
1.口服:首次200~300mg,必要时2小时后再服100~200mg。一般维持量一日400~800mg,分2~3次服。成人极量为一日1 200mg,分3次口服。
2.静脉注射:开始10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3~5分钟。如无效,可在5~10分钟后再给50~100mg。然后以1.5~2 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3~4小时以后滴速减至0.75~1mg/min,并维持24~48小时。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普罗帕酮
【用法用量】
1.口服:一次100~200mg,一日3~4次。维持量,一日300~600mg,分2~4次服用。
2.静脉注射:一次70mg,加5%葡萄糖液稀释,于10分钟内缓慢注射,必要时10~20分钟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210mg。静脉注射后改为静脉滴注,滴速0.5~1.0mg/min或口服维持。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续表
药品通用名:胺碘酮
【用法用量】
1.口服: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一日0.4~0.6g,分2~3次服,1~2周后根据需要改为一日0.2~0.4g维持,部分患者可减至一日0.2g,每周5天或更小剂量维持。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一日0.6~1.2g,分3次服用,1~2周后根据需要逐渐改为一日0.2~0.4g维持。建议维持量宜应用最小有效剂量,根据个体反应,可给以一日100~400mg。亦可隔日200mg或一日100mg。
2.静脉滴注:负荷量按体重3~5mg/kg,一般为1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在20分钟内滴入(滴入时间不得短于10分钟),然后以1~1.5mg/min维持,6小时后减至0.5~1mg/min,一日总量1 200mg,以后逐渐减量,静脉滴注胺碘酮持续不应超过3~4天。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续表
药品通用名:门冬氨酸钾镁
【用法用量】
1.口服:每次2~4片,每天3次。预防用药,每次1~2片,每天3次。
2.注射液:一般为成人10~20ml,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毎日1次。儿童用量酌减。对重症黄疸患者,毎日可用2次。对低血钾患者可适当加大剂量。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