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药
药品通用名:环孢素
【用法用量】 口服:剂量依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器官移植前的首次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4~17.5mg,于术前4~12小时1次口服,按此剂量维持到术后1~2周,然后根据肌酐和环孢素血药浓度,每周减少5%,直到维持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5~10mg止。同时给激素辅助治疗。口服液在服用前一定要用所附的吸管,以牛奶、巧克力或桔子汁等稀释,温度最好为25℃。打开保护盖后,用吸管从容器内吸出所需环孢素量(一定要准确),然后放入盛有牛奶、巧克力或桔子汁的玻璃杯中(不可用塑胶杯)。药液稀释搅拌后,立即饮用,并再用牛奶等清洗玻璃杯后饮用,确保剂量准确。用过的吸管放回原处前,一定要用清洁干毛巾擦干,不可用水或其他溶液清洗,以免造成环孢素药液浑浊。静注法仅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首次静脉注射量应在移植前4~12小时,每日每千克体重5~6mg(相当于口服量的1/3),按此剂量可持续到手术后,直到可以口服环孢素为止。使用前应以5%葡萄糖或等渗盐水稀释成1∶20~1∶100浓度,缓慢地于2~6小时内滴完。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他克莫司
【用法用量】 下列口服及静脉注射给药的建议剂量只是概略指标,本药的实际剂量应依据患者的需要而加以调整,建议剂量只有起始剂量,因此治疗过程中应临床判断并辅以他克莫司血中浓度的监测来调整剂量。口服给药每日剂量分2次投予。最好是在空腹或至少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3小时服用胶囊,以达到最大吸收量。口服胶囊时,通常须连续服用以抑制移植排斥作用,并没有治疗期间的限制。静脉注射给药输注用浓缩液必须在聚乙烯或玻璃瓶中用5%葡萄糖注射或者生理食盐水稀释,所形成的最终输注用溶液的浓度必须在0.004~0.1mg/ml范围间。24小时内输注20~250ml。此溶液不可以一次全量快速注释给药。当患者的状况允许时,应尽快将静脉注射疗法改为口服疗法。静脉注射疗法不应该连续超过7天。
首次免疫抑制剂量,成人:肝脏移植者为0.1~0.2mg/(kg· d),肾脏移植患者为0.15~0.3mg/(kg·d),分2次口服。应该在肝脏移植手术后约6小时以及肾脏移植手术24小时内开始给药。如果病患的临床状况不适于口服给药,则应该给予连续24小时的静脉输注他克莫司治疗。起始静脉注射剂量对肝脏移植患者为0.01~0.05mg/(kg·d),而对肾脏移植患者为0.05~0.1mg/(kg·d)。首次免疫抑制剂量,儿童:通常需要成人建议剂量的1.5~2倍,才能达到相同的治疗血浓度。肝脏及肾脏移植:0.3mg/(kg·d),分2次口服。如果不能口服给药时,应该给予连续24小时的静脉输注,对肝脏移植的儿童为0.05mg/(kg·d),而对肾脏移植的儿童为0.1mg/(kg·d)。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吗替麦考酚酯
【用法用量】
1.胶囊:250mg。
2.片剂:500mg。每次0.5~1.5g,每天2次,单用或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泼尼松
【用法用量】 口服:用于治疗过敏性、炎症性疾病,成人开始每日15~40mg,需要时可增加到60mg,分次服用,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维持量每日5~10m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硫唑嘌呤
【用法用量】 注射剂只有在无法口服时才由静脉给药,且当口服疗法可以耐受时即应停用。器官移植第1日给予5mg/kg体重,口服或静注。维持剂量要根据临床需要和血液系统的耐受性而调整,通常为1~4mg/(kg·d)。维持治疗应无限期地进行。因为如果治疗中断,就有排斥的危险。其他疾病开始剂量为1 ~3mg/(kg·d)。应根据临床反应和血液学指标所示耐受程度而定。治疗效果明显时,应减少维持量至可保持此治疗效果的最低水平。如3个月内患者情况无改善,应考虑停用。所需维持量从1~3mg/(kg·d)不等,取决于临床治疗需要和患者个体反应,包括血液学指标所示的耐受程度。兼有肝和/或肾功能不全者,剂量酌减。老年人用药的副作用发生率较其他患者高,应采用推荐剂量范围的低限值。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甲氨蝶呤
【用法用量】
1.治疗白血病:通常成人口服2.5~10mg/d,总量50~150mg。儿童1.5~5mg/d。
2.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等10~20mg/d,肌注或口服,亦可作静滴,连用5~10日,疗程量为80~100mg。
3.治疗头颈部癌或妇科癌:10~20mg/次,动脉插管给药,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
4.治疗一般实体瘤:肝、肾功能正常者,30~50mg/次,静注,5~10日1次,5~10次为1疗程;也可每次0.4mg/kg,静注,每周2次。
5.解救疗法:先静注长春新碱1~2mg/次,半小时后,用甲氨蝶呤1~5g/m2,静滴6小时。4~6小时后开始肌注甲酰四氢叶酸钙,6~12mg(或15mg)/次,以后每6小时肌注1次,用到72小时。依情况可每月用药1次。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羟基脲
【用法用量】 常用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40~60mg,每周2次,6周为1疗程。亦有人采用大剂量间歇给药法,每8小时给药1次,剂量每千克体重60mg;或6小时给药1次,剂量每千克体重100mg,24小时为1疗程,间歇4~7日。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
药品通用名:青霉胺
【用法用量】 口服:铅、汞中毒,0.25g,4次/d,连用5~7天,肝豆状核变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20~25mg/(kg·d),连用7~14天,亦可开始125~250mg/d,以后,每1~2个月每日增加125~250mg至维持量250mg,4次/d,一般需服用6~12个月。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雷公藤多苷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每千克体重1~1.5mg,分3次饭后服用。一般首次应给足量,控制症状后减量。宜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