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白细胞生长药
药品通用名:维生素B4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每次10~20mg,1日3次。
2.肌注或静注:每日20~30mg,儿童每日2次,每日20mg。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鲨肝醇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一日50~150mg,分3次服用,4~6周为一疗程。
2.儿童:一次1~2mg/kg,一日3次。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
药品通用名:利血生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mg,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
药品通用名:肌苷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每次0.2~0.4g,每日3次,必要时如肝脏疾病用量可加倍;小儿每次0.1~0.2g,每日3次。
2.静注:每次0.2~0.6g,每日1~2次。
3.静滴:成人每次0.2~0.6g,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滴注,每日1~2次;小儿每次0.1~0.2g,每日1次。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
药品通用名:氨肽素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g,一日3次。儿童用药酌减或遵医嘱。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
药品通用名:强力升白片
【用法用量】 口服:2~4片/次,每日3次。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
药品通用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用法用量】 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小时起皮下或静脉注射本品,每日1次。本品的用量和用药时间应根据患者化疗的强度和中性粒细胞下降程度决定。对化疗强度较大或粒细胞下降较明显的患者以2.5μg/(kg·d)的剂量连续用药7天以上较为适宜,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5 000/mm3停药;如所用化疗药物的剂量较低,估计所造成的骨髓抑制不太严重者,可考虑使用较低剂量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以1.25μg/(kg·d)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数稳定于安全范围,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已明显降低的患者(中性粒细<1 000/mm3),以5μg/(kg·d)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5 000/mm3以上,稳定后终止本品治疗并监视病情。
1.肿瘤:用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 000/mm3(白细胞计数2 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500/mm3(白细胞计数1 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 000mm3(白细胞计数10 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2.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不足1 000/mm3,骨髓中的原粒细胞明显减少,外周血液中未见原粒细胞的情况下,成年患者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2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 000/mm3(白细胞计数10 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不足1 000/mm3时,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 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4.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低于1 000/mm3时,2~5μg/kg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 000/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5.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年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 000/ mm3时,1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 000/mm3时,1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 000/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6.用于促进骨髓移植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加。成人在骨髓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在骨髓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回升至5 000/mm3(白细胞计数10 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不合理配伍及分析】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