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十三

新的一天,朝阳东升,天空如洗。太阳光从东面照过来,内院外院一片清亮。

梅和紫烟手牵着手一边说着话,一边走过回廊来到上屋门前,刚要进门,看见张妈正领着几个丫头在上饭,张妈也看见梅和紫烟手牵着手走了过来,就停下来打招呼:“少奶奶,你昨晚睡的可好?老夫人今早起来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可精神了,眼睛一睁就嚷叫着肚子饿了,饭也吃得很香。你快进去看看老夫人吧。”

梅笑着点了点头,说:“那就好,那就好。她老人家身子骨总算没什么大碍了,我也就放心了。我呀,昨晚头一挨着枕头,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如果不是给孩子喂奶,我都睡的不知时辰了。”

紫烟紧走两步,上前忙把门帘掀起来。梅先进去了,随后是张妈,其次是丫头端着饭菜进去,紫烟是最后一个。

梅进到上屋,看见二娘盘着腿坐在炕上,正和丈夫说话。忙上前问道:“母亲,你昨晚睡的可安稳?今天感觉如何?身体好些了吗?昨晚应该是媳妇来侍候你的,后来二弟让我休息,说他来侍奉你。你不会生媳妇的气吧?”

二娘笑着说:“看你说的什么话,你才生完孩子几天啊,这一月来,你也够累的了,没好好地睡上几晚。夏来照顾我,也是一样的。我没什么大碍,你也不用担心了。快上来坐吧,别站在地上,把腿歇歇,别以后落下毛病。”

梅忙说道:“不用了,我就坐在椅子上,坐在炕上吃不下去。”

二娘说:“也好。”

彩虹忙把椅子拉开,梅走过去坐下来。张妈让丫头们把饭菜摆上。梅看见桌上摆的是:

绿豆芽炒菠菜 香干炒芹菜 蜜枣扒山药 葱香萝卜丝 蜂蜜蒸 小鸡炖蘑菇 枸杞炖肉片 黄芪党参萝卜汤

主食是:

香菇素菜包

另外,还给梅专意做了一碗大枣莲子粥。

紫烟见把饭上了,忙过去把春扶了过来。

梅问道:“母亲,你不吃饭吗?还是让张妈给你另上些,你在炕上吃呢?”

二娘说:“你们吃吧,我早就吃过了。”

“哦,这里有粥,要不你再喝点?”梅说着。

二娘说:“不喝了,我吃的够多了,你们快吃吧,粥凉了你就不能喝了。”

梅应声道:“那好,我们就吃了。”梅又转过头对彩虹说:“彩虹,你给老夫人沏杯茶来。”

二娘说:“你不用管我,你自己快吃饭吧。我刚吃过,也不想喝茶。”彩虹听见老夫人说不想喝茶,就站着没动。

“你也坐下吃呀,站着干什么?”梅见紫烟站着给丈夫和自己盛汤,就说道。

二娘见状,心里明白了一切,忙说:“快给紫烟姑娘看座。让她坐下吃饭。”彩虹忙把椅子拉开让紫烟坐。

紫烟忙说:“老夫人,我不坐了。小姐,我不饿,你们吃吧,我来侍候就行了。”

梅在二娘面前,这还是第一次让紫烟和自己同坐同吃。紫烟听梅这样一说,霎时慌了手脚,脸和脖子都红了,说话时舌头都打结了,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

二娘说:“那也再吃一点儿,你不吃饭怎么行呢?不到中午又饿了,快坐下吃。”紫烟没了办法,也就只好坐了下来。

彩虹赶紧问道:“紫烟姐姐,你是喜欢喝汤?还是喜欢喝粥?”

梅听到彩虹的话,扭过头去看了彩虹一眼:“你下去吧,这里不劳你侍候了。坠儿,你来盛汤吧。”坠儿忙给紫烟盛了一小碗黄芪党参萝卜汤,又把筷子亲自递到紫烟的手里。彩虹窘迫的样子,让屋里的人感到出气都不畅了。

张妈就说道:“彩虹,你今天是怎弄的,连话都不会说了,你心里在想什么呢?快向少奶奶认错。”

“张妈,别这么说,说不上原谅不原谅的,你让她下去吧。”春本来不想说话,但看眼前这样,自己不出来打圆场是不行了。就笑着说道:“彩虹,你昨晚一定没睡觉吧?要不然,为什么说话总是颠三倒四的呢?你的聪明劲儿哪里去了?这里不用你侍候了,你去看一下二少爷在干吗?让他也来这里吃饭吧。快去呀,还愣在那里做什么呢?”

二娘笑着说:“没什么,没什么。都是孩子家的。大少爷说了,彩虹你去看看二少爷。”

彩虹见有大少爷和老夫人给自己救场,才尴尬地应了一声下去了。

梅心里不舒服,只喝了一小碗粥,就放下筷子不吃了。春见梅什么菜都没动一下,就边吃边开玩笑的小声说:“你呀,犯得着生气吗?快吃饭吧。你吃那么少一点,儿子要是没奶了怎么办呢?你再看看你,瘦成啥样了。别管那么多,多吃点,家里其他的事儿,有我呢,你只要养好身体就行了。彩虹只是个大孩子,偶尔也有说错话的时候,你也别当真。”又面向着紫烟:“紫烟,你也多吃点儿,我近两个月没见你们姐妹俩,前天一见,心里还纳闷,她瘦了还说得过去,你为什么瘦了呢?”

一时间,只听见吃饭的响声。紫烟用脚在桌子底下轻轻的踢了梅一下,也没抬头看梅一眼。梅马上领会了紫烟的意思,笑着说:“我哪里生气啊,只是不想吃,也许是昨晚馄饨吃多了,没胃口。你也太小瞧人了,我是那种小心眼的人吗?再说了,我犯得着和她致气?你也多吃点儿,该好好的补补了。紫烟,你也好好的吃啊,把这点粥也喝了吧。”

紫烟笑着说:“还是你们多吃点儿吧,我吃的够多了。”

二娘看见媳妇生气了,本想说彩虹几句的,见春出来打了圆场,自己也就支吾了几句,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这一顿饭总算吃完了。张妈又张罗着丫头们收拾桌子,坠儿已经把茶端上来了,紫烟忙站起来准备给各位沏茶,梅先说话了:“母亲,你今天气色好多了,昨天可把我吓坏了,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多亏了张妈,还是她张罗着请先生的。”又向坠儿招了招手,坠儿忙倒了杯茶给二娘递过去。又给春、梅及紫烟各倒了一杯。梅端起来喝了一口,又继续说道:“昨晚七娘还来过,她仔细的问了你的病情,又把小王先生请过来再瞧了一次,确定你没什么大碍,我才安心了不少。母亲,你现在胸口还闷吗?还要不要再请小王先生过来看一下呢?”

二娘说:“不用了,我好多了,看来那个孙先生的医术还真不错,一副药下去,我的病就去了一大半儿,再服两副就彻底的好了。倒是你,过几天就要去娘家了,你看你面色憔悴的,让亲家见了,还以为我不给你饭吃呢?这几天,你也该好好的补一补了。”二娘停了一下又说:“从今晚起,孩子由我和张妈来带,等会儿,让丫头们把你们母子搬到我屋里来吧,在这地上支张床,这样,也就不用我再跑来跑去的了,你也能睡个安稳觉了。春行动不便,就让紫烟姑娘照顾着吧。让他们也搬回左跨院,这样,用什么东西取起来也方便些,你说呢?”

梅急着说:“母亲,哪能让你带孩子呢。你的身体还没完全好,再累病了,我的罪可大了。还是让我自己带,如果你允许,那就让张妈来陪我吧,毕竟她是过来人了。你说得对,他的脚伤还没好利索,就让紫烟服侍他,搬回左跨院吧。”

春听到这里应了声:“那怎么可以呢!妈,你和梅都累了一个月了,我看这个孩子挺乖的,从来都不哭,我回来两天了,还没听见他哭过呢。你们两个也别争来争去了。妈,你还是好好的养病吧,就让梅和紫烟照看孩子,也别搬来搬去的了,住在前院,出入也方便些,搬回去来回跑也挺麻烦的,我来陪妈妈说说话吧,这样我也方便些,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能照顾自己的。再说,屋子里也有几个丫头,你别担心。”

二娘说:“春,你就不要再说什么了,就照你媳妇说的办吧,你还是好好的休养休养。”

春急道:“那怎么行呢?我还是来陪妈妈吧,那就再让张妈也过去,你说呢?”

梅见丈夫盯着自己说话,她也不好再坚持什么了,就说道:“那也行。母亲,就让他搬来你这里住吧,他也许有亲己话,要对你说呢。母亲,你看你的儿子,是不是没长大呀,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一口一个妈妈的叫。二弟说得对,他一定是让书给念傻了,……”梅捂着嘴小声的笑着。

二娘说:“你媳妇说对了,你真的是让书给念傻了,连你媳妇的好心好意都不领,你呀,再过两年,我看你还能干什么。”二娘说着也笑了。

紫烟见她们娘几个拿自己当礼品似的推来推去,心里早就不是个滋味了,可又不能说什么,只好默默的坐在那里听着。

娘几个说笑了半天。二娘说:“你们回屋去吧,我累了,想躺一会儿。张妈,你去收拾一下,晚上去帮忙看看孩子。对了,再让丫头们在那屋里支张床。要么把我这里的那个凉床移过去吧,用完了再搬回来。你也回去躺一会儿吧?”

梅应着,拉着紫烟站了起来,走出门去。其他人也一并出去了。

春见只剩下他们母子俩人了,就说:“妈妈,你怎么也跟着你媳妇瞎起哄啊,真是的,我是怎想的,你难道不知道吗?紫烟是个好姑娘,可她并不属于我,她有她自己的幸福和归宿。你以后再不能跟着梅瞎起哄了,就算她那样想,你可不能那样想呀。你要是想的和她一样,我是很为难的,这样,伤害了紫烟事小,可伤害了你儿媳妇可就事大了。她俩名为主仆,实为姐妹,甚至比亲姐妹还要亲呢。你也看到了,她带着紫烟一同嫁进门,你可曾见过她让紫烟做过什么事吗?紫烟简直就是她的影子,形影不离的,她爱紫烟,她是不会让紫烟受半点委屈的。你说,我敢要她吗?牙和舌头那么好,有时还咬得出血哩,何况两个人呢?如果我娶了她,那我和梅的婚姻也就算到头了,你愿意失去这么孝顺的儿媳妇吗?所以说,你假如有时间的话,就开导开导她,让她别再胡思乱想,也别再做那种傻事儿了。我就是再喜欢紫烟,也不能。”春说着停下来喝了口茶,沉思了一会儿,又说道:“妈妈,我想了一下,你能不能给七娘说说,让七娘托人给紫烟找个不错的人家?我岳父岳母,我会亲自去说的。至于梅,包在我身上,我会说服她的,你说呢?要不你认紫烟做干女儿吧?如果这样,你儿媳妇也就没话说了,你还有一个女儿,我和夏也有一个妹妹了,这可是个两全其美的事儿,你何乐而不为呢。妈妈,你说呢?”

二娘见儿子这样说,就问道:“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媳妇她爱紫烟不假,可这也并不影响你和紫烟的事啊,古代也有姐妹俩共侍一夫的,何况她们俩是异性姐妹,有什么不好呢?我也喜欢紫烟姑娘,她稳重大方,很讨人爱的,难得你媳妇能这么大度。做到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你倒好,还挑三拣四的。你真的不后悔吗?可别再像出嫁磬怡那样,再折腾你自己了。若你真的不同意,就照你的意思,我就认她做个女儿吧。这样也好,改天我会和你媳妇提这个事儿的。只是,凡事都要讲个缘分,先不要着急,慢慢来,先把家里的事儿安顿下来再说吧。”

春见母亲应了此事,就忙说道:“不着急,不着急。”又说:“妈妈,你看现在是不是该给弟弟成亲了,他也老大不小的了,总这么晃荡着也不是个事儿,成亲了,娶个聪慧能干的媳妇,你也就不用再这么劳累了,让她帮着弟弟打理家务,你就可以享享清福了。你也看到了,梅不是个会打理家务的人,理财的事儿,她更是一窍不通,就有一点好处,聪慧,孝顺,重感情,你说呢?”

二娘说:“你说的有道理,是该给夏成亲的时候了。至于家由谁来管,暂时不用你操心,我会安排的。这事儿过些天再说吧,我还是那句话,凡事都要讲个缘分,有些事儿,也不是着急就能急得来的。这些天你还是好好的静养静养,想吃什么就告诉张妈,让她吩咐厨娘们去做。过几天你媳妇要去娘家了,我还愁孩子怎么办呢?刚才人多我也没问你媳妇,不知昨晚可安稳?如果还是那个样子,她可怎么回去呢?”

“妈妈,你不要担心,孩子没事儿的,我发现他很聪明,想他就是去了,也不会有什么事儿的。至于昨天晚上,我觉得没什么事情发生,如果有,她会说的。你放心好了。”春说。

二娘叹了口气说道:“但愿吧!你怎么样了?我看你今天脸色没昨天那么难看了,昨晚睡的怎样,没做什么梦吧?”

“我睡的很好,也没做什么梦。你也知道的,我只要头一挨枕头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哪还能记得做没做什么梦呀。”春故作轻松地说。

二娘见儿子避重就轻,也就不想再问下去了:“是吗?那就好。今天也没什么事儿,我想睡一会儿,你也上来躺躺吧。”

“行,我也困了。”春附和着母亲的话说。

……

紫烟扶着梅出了上屋,往自己的屋里走去。

“小姐,我成了你的负担了。我说过的,让一切的事情都顺其自然吧。别为了我,伤了你们夫妻之间的和气,也别让我难堪。你们刚才说的话,我都明白,少爷他也有他的难处,我求你了,以后别再提此事了,行不行?”紫烟央求着对梅说。

梅说:“好,我以后不再说了。紫烟,我告诉你一件事儿,我已经求过老爷了,让他托人打听你的亲生父母。我想,如果他们还健在的话,一定可以找到的,到时候你就可以和亲生父母团聚了,那样就好了,你说呢?”

紫烟说:“小姐,要我说呀,还是别找的好。找到了又能怎么样呢?彼此之间也陌生,哪来的感情呀。再说了,如果他们真要找我,这都十几年了,早就应该找到了。也许他们当年是故意遗弃我的,就算是老爷兴师动众的找到了,他们也未必认我,这又何必呢?我看像现在这个样子就挺好的,你是不是烦我了,想把我早点打发了?”

梅说:“你说的是什么鬼话,我是替你着想,想让你得到你应该得到的。紫烟,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怎么这样冷静,这可不像平常的你呀。我还心里在想,如果我说出来,你一定很高兴的,没想到你竟然是这种口气。”

紫烟说:“小姐,前些日子,我回咱家去,老爷问过我些事儿,还问我能不能记得父母的样子,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个方向。我怎么能知道呢?如果当年我记得我父母的名字的话,我就不会来到你家了,也就不会和你生活十几年了,还用等到现在吗?”

“你说的也有道理,如果当年是你父母不小心丢了你,那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找你的,不会让你小小的年龄就四处漂泊,说不定当年老爷在抱你的地方,你的亲生父母就在远处看着呢。我想这也是有可能的,你说哪?”梅见紫烟低头不语,又说:“你别多想,那只是我的猜测,也不一定对呀。你看我的儿子才一月大,我就牵肠挂肚的,何况他们把你扶养那么大了,能忍心遗弃你吗?也说不定他们这么多年,在四处寻找呢,只是没找对地方罢了。你忘了,我们是住在山里面的,他们也许只在山外找你,没想到你被抱进了山里来。你不要这样,说不定哪一天,你的亲生父母会找上门来的。”梅拉着紫烟的手说道。

紫烟说:“小姐,自从跟了你,我就再没想过这件事儿。他们就是找上门来又能如何呢?你们全家养了我十几年,吃喝穿戴住行都和你一样,对我像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就是亲生父母,也不过如此。你叫我怎么能割舍得下这十几年的养育之情而随他们去呢?你别说了,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也希望他们不要找我,老爷和夫人就是我的亲生父母。你要是嫌我,那我就回家去,服侍二老一辈子。”紫烟像没事一样呵呵的笑着说。

梅急着打着紫烟的肩膀,说道:“好哇,我心疼你,处处为你着想,你还这样挤对我,气死我了。我明天就托人给你找婆家,把你嫁的远远的,看你再耍贫嘴。”

紫烟笑着说:“小姐,你舍得吗?到时候把我嫁了,你准会哭死的。信不?”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打闹着,都觉得好像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让人感到温馨的年代。

……

七娘吃过早饭,想过来看看春母子俩,刚走到大门口,碰见谢管家要出去,就问了春母子的病情。管家告诉她,今天内院的人到现在还没起床呢,里面静悄悄的,还是他自己进去喊了一声,夏少爷才跑了出来,说老夫人昨晚睡的很香,春少爷也没什么大碍。七娘听了,也就打消了想进去的念头,既然他们母子都没什么大碍,也就不进去打扰他们了。于是就和谢管家说了两句话,转过身又回家去了。

……

夏一觉起来,就觉得肚子咕咕的叫,从窗纱里看出去,太阳也偏西了。就从炕上爬起来,把窗户推开,一抹夕阳照了进来。哦,今天可睡得太久了,连时辰都忘了,也不知母亲和哥哥怎样了,自己真是该死,这么大的事儿也给忘了,真是的。这屋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也不叫醒我。他自言自语的说着。

“玉儿,玉儿,你死到哪里去了,太阳都偏西了,你也不叫醒我,想饿死我吗?玉儿,玉儿。”夏边穿鞋边大声地喊着玉儿。

“你别喊了成不成,我都叫了你几遍了,你吭也不吭一声,还怨我没叫你。快起来洗洗吃饭吧。水在这里放着,我去端菜了。”玉儿说着正要出门时,又回过身子说:“哦,我忘了告诉你,老夫人和大少爷,昨晚睡了一觉,早晨起来,都好了,还有说有笑的,你先别忙着过去,吃了再去看看。”说完就出去了。

夏应着掀开套间的门帘走了出来。在洗脸盆跟前胡乱的擦了几下,玉儿就把饭菜端来了,两素两荤,外加一个汤。

香辣莴笋 葱香萝卜丝 香菇黑木耳炒猪肝 辣子肉丁 枸杞莲子猪肚汤 花卷一盘

夏见玉儿把饭菜都摆上桌,还没等她盛汤,就先抓起一个花卷往嘴里塞。玉儿见他一副狼吞虎咽的样子,就笑着说道:“慢点儿吃,别噎着,先喝点儿汤吧。看你这个吃相,哪像个少爷,倒像是个讨饭的,饿了三四天似的,你慢点儿吃,没人和你抢。”

“你知道什么呀,这样吃才有滋味儿。不信?你也吃吃看哪。”夏边吃边笑着说。正说着,一口花卷噎的他直伸脖子。

玉儿忙把汤端到他的嘴边,喂他喝,还一边用左手拍他的后背,说:“让你慢点吃,慢点吃,就是不听,这下好了,看把人噎成啥样子了,能呀,怎么不能了?”

夏被玉儿气的没话说了,就趁她不注意,在她的屁股上狠狠地拧了一下,把玉儿疼的尖叫了一声,差点没把汤洒在夏的脸上,幸亏他反应快,躲开了。

“你太过分了,如果把汤洒在你的脸上,老夫人会骂死我的,你还是专心的吃饭吧,别像个猴子似的。”玉儿委曲的小声说道。

夏也觉得这个玩笑开大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低头吃起饭来。玉儿也不好意思的走到一边去了。

“吃完了,我出去了。”夏站起来给玉儿打了声招呼,就出了门。

“妈妈,你也不让个人来叫叫我,我睡的都不知道了,如果不是肚子饿得直叫唤,也许能睡到明天呢。”夏还没到母亲的门外就开始嚷了。走进上屋,看见哥哥在母亲的炕上歪着,就问道:“哥,你也在啊?你怎么样了,睡了一夜,好些了没有啊?看你的样子,是好多了,对吧?”停了一下,又对着春坏坏地笑着说:“看来左厢房不错嘛。哥,你说是不是呢?”

春睁开眼睛看了看夏说道:“你别乱说,小心我教训你。我是好多了,那中药挺管用的,一剂下去,病就去了七八分了,你才睡起来吗?吃饭了没有,没吃饭的话,就先去吃饭吧。”

夏说:“我刚吃过了,你们还没吃饭吗?”

“我们也早吃了。你睡的怎样?本来母亲身体不好,应该是我这个长子来照顾的,可我偏偏在这个时候也病倒了,昨晚辛苦你了,你今晚好好的休息吧,我以后就睡在妈妈这里了,由我来照顾她老人家。”春说着停了一下,又说道:“夏,吃早饭时,我和妈还提到了你的婚事儿,你也不小了,该成亲了,别整天像个没事人似的。我常年不在家,也不能帮妈妈什么忙。所以,就想给你成个亲,这样,你和弟妹也可以管管家务,让妈妈享几天福。你说呢?”

夏坐在椅子上,想了一下,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那你和妈妈作主吧,我没意见。只是……只是……算了,我不说了。”

二娘见小儿子说话吞吞吐吐的,就闭着眼睛问道:“你有话就说,别藏着掖着的,你想要什么样的,或是看中哪家姑娘了,就说出来,我好托人去提亲。”

夏看见母亲醒着,并没有睡着,就说:“还是你们看吧,只要是妈妈喜欢的,就一定错不了,你给哥哥看的就很好啊,你看嫂子多贤惠,多孝顺。不过,妈妈,我觉得还是不要着急,你看家里都乱套了,等一切都安顿下来了,你和哥的身体好了再说吧。再说了,也不急这一时三刻呀。妈妈,你是不是又想抱孙子了?你还没让孙子给折腾够吗?”

二娘睁开眼瞪了夏一眼:“你胡说什么话,我怎么还没折腾够?你以为你是怎么长大的,也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抓养大的。你还好意思说,不会说话就别说。”二娘怕儿子当着丫头们的面,说出什么话来,故意生气地说了两句。

春笑着说:“别这样,说说也没什么事儿。”又挥了挥手:“你们忙去吧,这里暂时不用你们侍候。”

丫头们应声都出去了。

春又说道:“孩子的事儿,大家放心好了,他只是个婴儿,能怎么样啊,也许是我们自己吓自己,才把人折腾成这个样子,以后再不要提起孩子的事儿。等过几天梅带着孩子去了娘家,就着手议你的婚事。妈,你说呢?”

二娘接着春的话茬说道:“是啊,也许是我们多虑了,才把自己吓成了这个样子。你说地对,等过了这几天,我就托媒人去。”

“妈妈,我觉得你还是托托七娘吧,你说呢?”夏说道。

“托你七娘,为什么?你是不是看上你七娘的什么亲戚了?”二娘问道。

夏忙解释道:“没有,绝对没有。妈妈,你别乱猜。我只是觉得七娘她为人严谨,看中的人一定也像她一样。”

“哦,也好,就照你的意思好了。不过,说真的,你七娘就是不一般,看人的眼光也很独特,你们看,他给你秋哥看的媳妇怎样?要人品有人品,要长相有长相的,没有人不夸的,你七娘也很高兴,逢人就夸你秋嫂子。话又说回来,你如果有什么事儿,可别瞒着我,你说了,我才能告诉你七娘呀。”二娘说。

夏辩解道:“你去说就好了,别问这么多了。”

春从夏的话里听出话来了,但他没说出来,只是一个劲儿的咧着嘴笑着。

夏转过头来,看见他哥一直咧着个嘴在傻笑,就问:“哥,傻笑什么呢?你可别想歪了,我可不像你,还没给妈妈说,就跑到嫂子娘家去看人了,你还好意思笑话我。”

春笑道:“我可没瞎想,是你想歪了吧?我笑,是因为给你娶亲,我这个当哥的高兴呀,难道我不能笑,反而哭吗?”

夏说:“你是读书人,我说不过你,反正你的笑是不怀好意的。”

二娘看着两个儿子说说笑笑的,也舒心的笑了。她心里想,这个家终于雨过天晴了,但愿以后一切的一切都风调雨顺,平平安安的。过上一年半载,再给小儿子成个亲,到那个时候就真该享享清福了。看着两个儿子都非常孝顺,自己也觉得对得起老王家了,如果丈夫地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

……

接下来的几天里,小王先生还来过两次,看了也开了方子,家里面到处都是一股子中药味儿。二娘和春的病都好了。春也能丢下拐杖慢慢的行走了,梅的脸色也红润了许多,孩子也挺乖的,每天就是吃、睡,不哭也不闹。转眼就到八月十三了。这天吃过午饭,二娘把一家人叫到一起,商量两件事,一件怎么过中秋,一件是梅回娘家。

夏说道:“中秋有什么好过的,多吃些鲜果就行了,还是多睡觉的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我感觉迷迷糊糊的,总是睡不醒,我看你们也是这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那个中药有问题呀。”

“夏,你别乱说话,怎么会是中药呢。是我们都太累了才这样的。”二娘见儿子胡说,忙制止了他。

春笑着说夏:“你呀,还是那么爱说话,怎么总管不住自己的嘴呢?以后成了亲,如果再信口开河,弟妹会不高兴的。”春的几句话说的大家都笑了,夏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二娘面向着梅:“媳妇啊,我想让你明天回娘家去,不等娘家的人来接了,回去过个中秋节吧。早去早回,七夕还小,你也知道那事儿,所以,还是不要久留的好,你说呢?明天就叫伙计套个车送你们母子去。”

梅听了二娘的话,点头说道:“母亲说了算,我也正想和母亲提这个事儿的。我想带紫烟和磬儿去,本来想留下紫烟照顾他的,只带磬儿一个,现在他在母亲这里住,我也没什么记挂的了。她们俩去了也正好帮帮我,紫烟也好久没回家去了,我想让她一块儿回去看看。”

二娘说:“行啊,你想带谁就带谁,那你现在和紫烟回去准备一下,该用的、拿的都不要落下,省得用时找不着,也不顺手。我也让张妈给亲家准备点礼物。”

梅站起来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