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二十四
没想到两家提亲的事儿非常顺利,现在就等着下聘礼了。本以为他表叔拴宁去金村提亲,会遇到什么麻烦的。可谁知当他表叔一提起此事,雪儿姑娘的父母亲都是满口答应,还对夏一次娶两个媳妇表示能理解。特别是雪姑娘的父亲还说:“这有什么啊,我也想给儿子树一次娶两个呢,哈哈……哈哈……只要他不欺负我女儿,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夏这孩子人品好,我相信他能处理好家务事的,这一点我不担心。再说了,我们已经从小武的口中知道那个玉儿姑娘了,所以我也很放心。”谢管家去玉儿家提亲的事也很顺利。
二娘心里高兴的什么似的,两个亲家都是明白人,在聘礼上也没提出过分的要求,还再三地说,有意思就行了,不必那么大费周折的送聘礼。他们不说倒还罢了,这么一说倒叫二娘为难了。她不知道送些什么东西才好,一个人想来想去的,终于考虑到了。聘礼为十色,其中必不可少的是猪肉半片(有头有尾)、鸡两只、鱼两条、糕两份、四色糖两份、绸缎六色十匹两份、衣料八套两份、聘金百元两份,还有四件金银首饰两份。想好了,二娘就让张妈请管家进来,把这些说了出来,让管家和张妈分头去准备。
三天后,拴宁和谢管家分别代表二娘去对方下聘。走时,二娘和七娘还特地的让他拴宁表叔掐指头算了一下,说是五月十八日是个良辰吉日。二娘和七娘说:“那就定在五月十八日迎娶。”两个人也给对方说了想迎娶的时间,对方父母也赞成。他们也请人算了算,说是同一天。两个亲家对聘礼很满意,同时也回赠了腰带、裤带、鞋带“三带”,寓意代代相传。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拴宁表叔和谢管家一前一后的回来了。二娘忙让人准备酒菜,两个人边吃饭边向二娘从头到尾地说了事情的经过。夏给他们斟酒,陪同吃饭。二娘听着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了几个“好”。夏也高兴的都不知道做什么了,一直咧着个嘴傻笑。
说笑了一会儿,二娘才正色地说道:“你们两个也吃完了,那就听我说说。现在算来到婚期只剩下十七八天时间了,我们要快点准备才行。有些事儿还要麻烦他表叔在百忙中抽些时间来帮帮忙,有些事儿也还要你来给指点指点呢。”
拴宁答应道:“哦,这个没啥问题,我没事儿就过来了,你放心。”
二娘又对谢管家说:“他谢叔,外头的事儿可都要靠你了,里面的事儿有我和张嫂。你再请人把左跨院阁楼和夏现在住的屋子收拾一下,就让雪姑娘住在左阁楼,让玉儿就住在现在夏的这个屋子吧,让夏暂时和我住一块儿。”
二娘还吩咐了一些细节,就让他们两个人各自回去休息了。拴宁临走时,二娘让张嫂把准备好了的两包点心让他带给父母,拴宁说了几句客气的话就收下了。
……
拴宁和谢管家走出去后,二娘让张妈把内院所有人都叫到她的堂屋里来。梅也下来了,丁嫂也抱着七夕过来了,霎时间站了一地。
二娘看了一下,用手指着丁嫂说道:“丁嫂,你就回去吧,只要带好我孙子就行了,没必要听这些琐碎的事儿。”丁嫂点头又抱着七夕出去了。
这时,二娘抬头看了大家一下,说道:“五月十八日是个大喜的日子,想必你们都知道了,我要给二少爷成亲,娶的谁你们也知道吧,这一次不光娶玉儿,还要娶金村的雪姑娘,一前一后抬进两个新娘子,够你们受累的哩。现在算算还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大家加把劲儿。具体谁做什么,张妈会吩咐你们的。这几天的饭就吃简单一点吧,腾出些时间做些针线活。”
二娘说完了,用手端起了茶杯押了两口。张妈将具体的事儿一件一件点名分配到了人。
大家一听二少爷一次要娶两个新娘子,都高兴的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没了。可谁也没注意到彩虹脸上失落的表情,只有梅无意间看到了。大家说笑着都向二娘道喜,二娘也高兴得同大家说笑了一会儿就散了。佣人们走后,二娘给梅说道:“媳妇,我以前给你叮咛过,让你给夏做些针线,不知你动了没动?”
“母亲,现在就剩下一件衣领了,其他的都做好了,要不,我拿来你看看?”梅忙说道。
“哦,那就好。你也不用特地的拿来让我看,跑上跑下的也不方便。丫头们做的那些香包不知做得怎么样了?你尽量的叫多做些,咱们家亲戚朋友多,不要到时候了不够用。哦,我让谢管家这两天先叫几个人把里面收拾一下,你看哪天有空了,支几个大丫头把左阁楼的窗纱给换一换,颜色要亮一些。唉,算了,你干脆不用管了,做好你自己分内的事儿就行了,我让张嫂去做吧。”梅也没有再支声。
等了一会儿,二娘用试探的口气问道:“你这几天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是怎么了,脸色怎么黄黄的?我听张嫂说你这十来天都没怎么好好的吃过饭,尽让丫头们弄些酸东西吃,是不是又有喜了?如果有了怎么不明说呢?如果是哪里不舒服,就请个先生来看看呀?别把小病养成了大病,再看就来不及了。”
梅摸了摸脸,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母亲,我没什么病,就是身子懒懒的不想吃饭,想必是真有了,你这么忙,我不好意思给你说。再说了,这又不是第一胎,弄这么大的声势做什么,让人听了笑话。”
二娘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大声说道:“真的有了?太好了,咱们家今年可是三喜临门呀。我看你这两天就不对劲儿,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又有了,哈哈……春知道吗?”
梅忙说道:“母亲,你小声点儿。他知道呢,是我告诉他的。”
二娘笑着说道:“怕什么,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高兴还来不及呢。媳妇,这下你又要受累了。你想要个女儿呢,还是想要个儿子?我倒想要抱个孙女,我这一生没生个女儿挺遗憾的。”
梅笑着说道:“我也想生个女儿,女儿乖巧、听话、省心,我跟着七夕担惊受怕的……”
二娘摇摇头说道:“儿女都一样的,哪个还不是一样的费心劳神。你现在看你儿子多心疼,虎头虎脑的,不管是男是女,只要平平安安的长大就谢天谢地了。”
梅答道:“母亲说得是,只要孩子能平安的长大我也就满足了,男女都无所谓,不过我还是想要个女儿。”婆媳俩人说了会知心话,直到紫烟来叫梅,二娘才发现夜已经很深了,忙吩咐紫烟照顾好梅,别让她磕着碰着。紫烟应着扶着梅上楼去了。
二娘本来已经很累了,可因为知道了媳妇又有了身孕后,就高兴的一夜没睡着,天快亮的时候才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直到吃早饭时,还不见二娘起床。张妈轻手轻脚的看了好几次老夫人,每次都见她好像在做梦,一会儿笑容满面的,一会儿含糊不清的说些什么。张妈不忍心叫醒她,想让她多睡一会儿,就吩咐其他的人先吃饭。还特地给梅开了小灶,这可是老夫人昨晚临睡前特意吩咐的,说少奶奶想吃什么就给她做点什么。
……
五月初九这天吃过早饭,彩虹的哥哥急匆匆的来了,二娘见他行色匆忙,就忙问有什么事儿。
彩虹的哥哥站在二娘面前,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说道:“老夫人好。我今天来,是想接我妹妹回家住两天,我奶奶病了,她想见见我妹妹。我父母也知道你家里有事缺人手,只是让我妹妹回去看我奶奶一眼,我就送回来。”
二娘坐下想了想,才说道:“你奶奶病得很重吗?要不要紧,请先生看了没有?”
彩虹的哥哥回答道:“请先生看了,先生说不要紧的,只是偶感风寒,让吃几剂中药,静养几天就好了。”彩虹站在二娘身后直掉眼泪。
二娘回过头看了看彩虹,就说:“那好吧,回去多住几天吧,不要急着回来,让她也伺候伺候你奶奶,尽尽孝道,我这里人手够用哩。”又给彩虹说道:“彩虹,多带几件衣服,回去了就多住几天,经常也不回去,就陪你奶奶还有你父母说说话,不要着急着赶回来。”二娘又对张妈说:“张妈,你去拿些钱来,再包些治伤风的药一起带上,说不定还能用上。再给包上几包点心带上。让他们兄妹吃了饭再走?”
彩虹的哥哥连声说道:“不用吃饭了,我这就走。老夫人,谢谢你了,只要我奶奶没什么大病,后天天黑之前,我一定把我妹妹送回来。”彩虹兄妹俩谢了二娘,收下了东西。
二娘忙说道:“不用着急着回来,我已经说了,既然回去了就多住些日子吧。回去了给你奶奶和你父母问个好。”
彩虹的哥哥再没多说什么,就急匆匆的告辞了二娘,和彩虹一起回家去了。二娘将他们送出了堂屋门口,看着他们一直走出了大门。
送走了彩虹兄妹,二娘独自坐着想了好大一会儿,才站起走到门口大声地叫丫头云儿。云儿忙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奔了过去,问道:“老夫人,有事吗?”
二娘说道:“你去前院把谢管家给我找来,顺便把少奶奶也给我找来,就说我有事找他们。”云儿应着就去了。
张妈纳闷地问二娘:“老夫人,有什么事呀?我一直在你旁边候着呢,你有什么事让我去不就行了?”
“你先坐下,等他们来了,我有话要说。”二娘坐在椅子上说。
不大一会儿,梅和谢管家都进来了,紫烟也跟着来了。
“你们都坐下吧,坐下我们说会儿话。这几天也把你们累坏了,坐下歇歇腿,我们也好说话。紫烟姑娘你也坐下,这里又没有外人,不要拘礼。”二娘见大家都坐下了,又说道:“今天是初九,我打算后天去庙里上香。有一年多了,我都没有去上过香了,这些天我一直在做噩梦,所以想去一趟庙上。他谢叔你安排一下吧。张嫂你就不用跟我去了,家里面还有好多事要你去看着,我带上几个丫头就行了,反正路也不太远,用不了多少时间的。”
张妈忙说道:“老夫人,还是让我陪你去吧,你看刚才彩虹走了,其他丫头都不方便,还是让我去吧?”
梅也说道:“母亲,那就让紫烟陪你去吧,紫烟做事很细心的。”
紫烟忙站起来应了。
谢管家这才慢腾腾的说道:“行呀,这两天天气很好。至于丫头嘛,谁去都一样。老夫人,还让二少爷随你去吧,过几天他就要成亲了,去烧上一炷香磕几个头,求一个平安符吧,再拜拜各路神仙,祈求今年五谷丰登。哈哈……老夫人,我是不是想得太多了,这事儿还要你来定啊,我只是提个醒儿。哦,老夫人,你是要坐马车去还是要坐轿子去?”
二娘点点头说:“还是他谢叔想得周到,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你这个醒儿提的好,就让夏和我一起去烧个香。还是坐车去吧,眼界宽些,我也好长时间没出去走走了,坐车出去放放风也是好的。”
十一这天早饭后,谢管家早早的安排人把马车套好停在大门口。夏站在门口大声喊着让二娘和丫头们快点出门。谢管家笑着对夏说道:“二少爷,你是不知道的,和女人们出门就是麻烦事情多一些,她们一会儿擦脂摸粉,一会儿梳头缠脚,一会儿穿这件衣裳嫌太宽,一会儿穿那件衣裳嫌太窄,男人们的那点性子都让她们给磨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一丁点儿就是无奈的等待了,你不相信?你呀,别给我在这儿撇嘴,我一个老婆就把我弄的焦头烂额的,你还一次娶两个?以后有你受罪的日子哩,哈哈……”
夏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谢叔,你也笑话我。”
谢管家风趣的笑道:“我哪敢笑话你,我羡慕你还来不及呢。城里的大户人家也有娶几个老婆的,可我还没见过哪个人一次娶两个的,你这一件事就够男人们羡慕一辈子的了,你还想怎么样呀?我的二少爷。”
“你们两个在这儿说啥话呢,这么高兴,等急了吧?你们不知道,女人出门就是麻烦事情多嘛。他谢叔,车备好了吗?快点走,再迟就晌午了。”二娘边向外走边说着,又回过头对紫烟说道:“紫烟姑娘,你招呼丫头们快点儿。”
紫烟笑着答道:“她们都在后面跟着呢,老夫人,我扶你先上车。”
“哟,你们这是干什么去呀,一个个穿的跟蝴蝶似的?二嫂,你带着丫头们做什么去呀,是赶庙会吗?我看不像。是去烧香吗?今天又不是初一、十五的,敬的哪门子神呀?”在大门口碰到了七娘,她大呼小叫的笑着说道。
二娘也笑着答道:“我们就是去庙里烧烧香。他七娘,你去不去,去的话,我们一起去。”
七娘摇摇头说道:“我就不去了,我初一那天烧过香了,你们去吧,时辰不早了,快点走吧,早去早回。我去春媳妇那里坐坐。”
二娘只好说道:“那我们走了,你自己进去吧,张嫂在家呢,你也帮我照料一下家里的事儿,我烧完了香就回来了,用不了多长时间的。”说着就率先上了车。紫烟和几个小丫头随后也上了车,马夫给夏牵来了一匹枣红色马,夏在马夫的扶持下也跨了马背,一共十来个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家门上路了。
出了家门,走了约一顿饭的时间就到庙上了。庙里香火很旺,远远的就已经闻到了那呛鼻的香火味了。要是逢初一、十五那就更不用提了。二娘一行到了庙门口停了车,紫烟一边搀扶着二娘下了马车,一边用眼睛看了一下庙门口,只见哪里站着有二十多个尼姑,年龄有大有小,也不知道这庙门口那来的那么多尼姑呢?心里很纳闷,就顺口问二娘:“老夫人,你说这庙里都是和尚,可这庙门口哪来那么多尼姑呢?她们都是从哪儿来的?”
二娘停下了脚步,等站稳当了,就朝尼姑们站的那边望了望,说:“从这里向北走有十多里的地方有个尼姑庵,想必她们是从那里过来的吧。听谢管家说,这几天寺庙里来了一位高僧在讲经,她们是不是来听高僧讲经的。唉,这些尼姑也是挺可怜的,都是没办法呀,走投无路了才到尼姑庵里来削发为尼,但凡有三分活路,谁愿意到这地方来呀?”
紫烟听了心里一阵阵的泛酸,想想自己就像一个无根的浮萍一样随风游荡,也不知今生落脚在何处?虽说现在吃穿不愁,可这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呀,总不能一生都过着这种篱人寄下的日子,女孩子总有一天是要嫁人有个归宿的,可这归宿在哪儿呢?她忍不住伤心地流出一滴清泪。
“紫烟,你怎么了,是不是看见那些可怜的小尼姑为她们伤心呢?是啊,如果她们的父母还健在的话,看见自己的亲生骨肉吃这样的苦,一定会心痛死的。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儿女是母亲身上的肉呀,动哪个他们都会心痛的。你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有一颗菩萨般的心肠,将来一定会有个好的去处的,等眼前这事儿过了,我给七老夫人说说,让她给你选一个人家,包你满意,行不行?哈哈……”二娘小声的笑着对紫烟说道。
紫烟一边拭泪一边笑着说道:“老夫人,你可真能说笑,我才不想嫁人呢,等哪天我给小姐说,让我伺候你一辈子。你不会赶我走吧,老夫人?”
二娘拍着紫烟的手背笑着说:“傻孩子净说傻话,我刚才还夸你聪明伶俐呢,怎么一会儿的工夫,就犯糊涂了,哪有一个女孩子家的不想嫁人的理儿,就是你愿意伺候我一辈子,我还不敢要你呢。我怎么能让你这么乖巧懂事的孩子,和我一起虚度光阴呢?别胡思乱想,等会儿回去了,可千万别跟你家小姐说这事儿。她是个实心眼的人,平日里也不大爱说话,你如果说了,会让她觉得她是不是哪里对不住你,还是说什么话把你说重了,她会内疚的。知道吗,紫烟?”
紫烟点了点头答道:“我知道了,老夫人,我不会随便乱说话的。”
两个人说着话随着烧香的人群向庙里面走去,夏和三个小丫头跟在二娘后面嘻嘻哈哈的说笑着也跟着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