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引 言

朝鲜半岛和安南,一个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一个地处大陆西南,相隔遥远。历史上朝鲜半岛和越南(安南)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国家间的外交往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在历史上就没有交集。历史上朝鲜半岛与安南之间的交集,亦有两条路径,一是陆路,二是海路。

陆路方面,朝鲜使臣与安南使臣都往中国朝贡,双方人员经常能够在中国会面,而在会面过程中,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比如,1458年的朝鲜使臣徐居正与安南使臣梁鹄、15世纪下半叶的朝鲜使臣曹伸与安南使臣黎时举、1481年的朝鲜使臣洪贵达与安南使臣阮文质及阮伟、1496年的朝鲜使臣申从濩与安南使臣武佐、1598年的朝鲜使臣李睟光和安南使臣冯克宽、1760年的朝鲜使臣洪启禧与安南使臣黎贵惇、1789年的朝鲜使臣徐浩修与安南使臣潘辉益等,都曾在中国会面并有过交流,他们之间不仅进行诗文的唱和,还彼此交换各自国家的信息,这一点从朝鲜和安南使臣的使行文献中可以找到不少例证。

海路方面,朝鲜和安南之间因漂流民问题也常有交集产生,比如安南的商人曾经漂流到朝鲜的济州岛,而济州岛的岛民也同样有过漂流到安南的经历,因漂流民的往来及其叙述而达到的对彼此情形的掌握,也是历史上朝鲜半岛与安南之间彼此了解的途径之一。基于海路的另一种交流途径是与航海贸易活动有关的,当然,我们几乎看不到有关朝鲜半岛与安南间直接航海贸易的资料,即使这种活动事实上存在于民间,但是很难留下资料。然而,本章节将要讲述的这个历史事件,就是一个以航海贸易为纽带实现朝鲜与安南沟通的例子,只是这一事件的经过相对比较曲折。

事情的经过大致如此:1597年,一个叫赵完璧的朝鲜士人在丁酉倭乱中被俘往日本,其后跟随日本商船三次航海前往安南,目睹了当时安南的各种情况。1607年,赵完璧跟随朝鲜通信使返回国内,并向其身边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这些经历见闻被李睟光等朝鲜学者记录下来,并随其文集流传后世,其中涉及安南的大量信息和情报,成为当时及以后朝鲜人对安南认知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