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 李睟光《赵完璧传》

附一 李睟光《赵完璧传》

赵生完璧者,晋州士人也。弱冠,值丁酉倭变,被掳入日本京都,即倭皇所居。为倭服役甚苦,思恋乡土,常有逃还之志。倭奴轻生重利,以商贩为农,以舟楫为鞍马,海外南番诸国无远不到。以生晓解文字,挈而登舟,自甲辰连岁三往安南国。

安南去日本海路三万七千里,由萨摩州开洋,历中朝漳州、广东等界,抵安南兴元县。县距其国东京八十里,乃其国都也。国内中分为二,一安南国、一交趾国,互相争战,未决胜负。

有文理侯郑剿者,以宦官用事,年八十,居处甚侈。地多茅盖,而唯文理侯家用瓦,瓦缝用油灰,以孔雀羽织绡为帐。一日文理侯招生,生至,则有高官数十人列坐饮宴。闻生为朝鲜人,皆厚待之,且馈酒食。问其被掳之由曰:倭奴之侵暴贵国,俺等亦闻之。颇有悯恻之色。仍出一卷书示之曰:此乃贵国李芝峰诗也。(芝峰即睟光号。诗即睟光丁酉奉使中朝时,赠其国使臣者也。)你是高丽人,能识李芝峰乎?生以乡生,年少被掳,又不斥名,而称芝峰,故不省芝峰为谁某。众叹讶久之。生阅过其书,则多记古今名作,无虑累百篇。而首题曰朝鲜国使臣李芝峰诗,皆以朱墨批点。且指其中山“出异形饶象骨”一联曰:此地有象山,所以尤妙。相与称赏不已。

既数日,儒生等又请致于其家,盛酒馔以饷之。因言贵国乃礼义之邦,与鄙国同体,慰谕备至。谈间出示一书曰:此贵国宰相李芝峰之作,我诸生人人抄录而诵之,你可观之。生自以朝夕人,无意省录,且请纸笔,只传写数篇而还舟。厥后见学校中诸生,果多挟是书者。

文理侯谓生曰:你欲求还本国,自此刷还于中朝,可以转解,你须留此。生欲从其言,而见其国人多诈难信,又闻距本国甚远,不果云。

其国男女皆被发赤脚无鞋履,虽官贵者亦然。长者则漆齿。其人多寿,有一老人发白而复黄,齿则如小儿,所谓黄发儿齿者也。问其年则百有二十。其过百岁者比比有之。且俗尚读书,乡闾往往有学堂,诵声相闻。儿童皆诵《蒙求》及《阳节潘氏论》,或习诗文。其读字用合口声,与我国字音相近。但纸最贵。书籍则皆唐本也。且喜习鸟铳,小儿亦能解放。

其地甚暖。二三月有西瓜甜瓜等物。水田耕种无时,三月间,有始耕者、有将熟者、有方获者。日候昼热夜凉。地虽滨海,海产不敷。果则橘荔子外无他杂果。馈以干柹则不识之。唯常吃槟榔,以青叶同食,未知为何物也。小说曰:南人食槟榔,以扶留藤同咀,则不涩云。盖此物也。槟榔树高数丈,耸直如竹有节,叶似芭蕉。木花树甚高大,田头在处有之,花大如芍药,绩而作布甚坚韧。桑则每年治田种之如禾麦,摘桑以饲蚕。丝绢最饶,无贵贱皆服之。渴则啖蔗草,饭则仅取充肠,常饮烧酒。用沉香屑作膏涂身面。

有水牛,形如野猪,色苍黑,人家畜养,作耕或屠食。以日气热,故昼则牛尽入水,日没后方出。其角甚大,即今黑角,倭奴贸取以来。《五代史》云占城有水兕,所谓水牛疑即兕也。象则唯老挝地方出焉,谓之象山,有德象,其牙最长几五六尺。国王畜象至七十头,出则骑象。象有拜跪如人者。孔雀、鹦鹉、白雉、鹧鸪、胡椒亦多产焉。

生亦尝随往吕宋国,国在西南海中,土多宝货,人皆髡发为僧。琉球地方甚小,其人皆偏髻着巾,不习剑铳诸技。距萨摩约三百里有硫黄山,远望山色皆黄,五六月常有烟焰。

在日本时,见京都有徐福祠,徐福之裔主之,学浮屠法,有食邑,不预国政。且倭人最重我国书籍,多宝藏之,安南人亦以重货求之。

生又言海水西高东下。距广东七十里,海中有鸡龙山,山极高峻,地皆浅滩。鸡龙山之东,水折而东走,舟行甚艰,必由山内以过,不然则漂流至东海乃止,盖水势悍急如此。自日本昼夜行四十日或五六十日始达安南,还时则顺流十五昼夜可抵日本矣。大海中舟行以风便,故每三四五月可行,六月以后不得行舟。

又倭船小,不能驾大海,以白金八十两购唐船,船中人共一百八十余名,而唐人之惯习海程者为船主,用指南针以定东西,又用绳索垂下,钩出水底土,以其色辨方位远近。

其所见奇怪之事甚多,而海中见游龙,寻常出没。一日,数十步外,有苍龙奄至,舟人失色。俄而黑雾涨空,有五色虹覆之,雨雹交下,波涛腾涌如沸。舟上下震荡几覆,如是者三四,盖龙奋迅欲升空而未能故也。舟人每遇龙,则辄爇硫黄及鸡毛,龙恶其臭避去。是日仓卒,取数十活鸡投火烧之,龙又将逼舟,舟人计没奈何,以铳炮数十,一时齐发,龙忽没水去,遂得脱云。

生至丁未年回答使吕佑吉等入往时,哀告主倭,得还本土,其老母及妻俱无恙,亦异事也。夫安南去我国累万里,自古不通,况海道之窎远乎。生由东极抵交南,历风涛之险,行蛮貊之乡,冒万死得一生,以至全还,乃前古所未有者也。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若生者庶几近之矣。且生名为完璧,抑可谓不负其名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