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腺苷(ATP)试验
1.适应证 三磷腺苷试验用于下列两种情况的鉴别诊断。
(1)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的鉴别:ATP可延长房室结不应期,产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可以终止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对自律性增高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则无效。窄QRS波心动过速发作时,ATP 20mg静脉弹丸式注射,可终止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怀疑隐匿性房室旁道传导者,ATP 20mg弹丸式注射,可以使旁道显现,表现出显性预激图形。
(2)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大剂量ATP于短时间内静脉注射(弹丸注射)可在体内迅速分解产生腺苷,如果体内腺苷浓度增加,可以使动脉扩张,尤其对阻力血管具有更强的扩张作用。但腺苷对有病理性改变(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其扩张作用并不明显,或由于缺血区血管已经处于代偿性扩张状态,腺苷已不能使其再扩张,因此,当血液中存在足量的腺苷时仅能对非缺血区阻力血管起到扩张作用,而对狭窄的冠状动脉少有扩张作用,血液则由高阻力的(狭窄的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循环向非缺血的低阻力区倒流,形成“窃血现象”,结果是病变区的冠状动脉供血更少,从而使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出现明显症状或心电图改变。
2.方法 受试前停用潘生丁(双嘧达莫)、硝酸酯类药、血管活性药、奎尼丁、茶碱类等药物3个半衰期以上。受试前1天停饮茶叶、咖啡等具有茶碱类作用的食品。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心脏除颤和出现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抢救准备。将ATP 20mg加生理盐水4m1,在5s内注射5mg,若无阳性反应,每间隔3min递增5mg,直至总量20mg。试验中发生典型心绞痛或明显不良反应,应立即静注氨茶碱0.25g加5%葡萄糖20m1,5min内缓慢注射完毕。
3.结果分析 出现下列改变之一者为阳性:①出现心绞痛症状或原有心绞痛加重;②S-T段呈缺血型压低>0.1mV并持续2min以上者;③出现S-T段抬高>0.1mV并持续1min以上者。
4.注意事项 哮喘、急性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休克及ATP过敏者禁用。ATP在体内半衰期约30s,阳性反应多在静注后20~30s出现,约3min达到高峰,然后趋向缓解。
5.评价 本试验方法简单,药源丰富,适用于不能做运动试验的可疑冠心病病人,敏感性达85%,特异性100%。本试验的不良反应是,少数病人出现胸闷、头昏、上腹不适、肢体麻木、喘息、烦躁、耳鸣、颜面潮红、发热感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置可自愈,必要时静注氨茶碱以缓解,还可作为评价隐匿性旁道射频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现已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