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案例分析题,20分)
【答题思路】
本案例中家庭问题的预估,可按照本题第二问的“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再将预估出来的问题归类合并,重新排序。具体的解题技巧可参看2013年的第一题、2015年的第一题。
分析案例背景资料时,一定要细细研读标点符号中的“隐藏”意思(特别是分号,它表示几个并列关系中一层意思的结束)。
【参考答案】
1.本案例中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有的家庭缺乏稳定的收入,经济陷入困境。
(2)生活照顾缺失:有的家庭老人疾病缠身,无人予以照顾。
(3)夫妻关系紧张:有的家庭夫妻关系紧张,面临婚姻破裂的危机。
(4)负面情绪困扰:有的家庭成员不愿面对现实,长期沉浸在悲伤和自责之中。
(5)社会支持缺乏:居民虽然对失独家庭感到同情,但不知如何与其交往,也很少邀请他们参加社区活动;有的家庭成员害怕无人养老送终,对未来充满担忧。(注:考试时间未必允许考生写作那么多文字,所以按照主观题“踩点得分”的“原则”,只要将上述五点梳理出来即可,冒号后面的文字,只是照抄案例背景资料中的内容,并无实质意义)
2.结合本案例中的问题,从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1)家庭层面
①开展救助帮困:整合政府的资源(包括社会救助)、社区的资源(包括邻里互助)和社会的资源(包括社会共助,如各类企业、基金会和社会组织),为失独家庭提供经济的、物质的帮助,解决生存困难。
②提供家庭服务:整合社区和社会的正式的、非正式的社会资源(包括专业服务、志愿服务,如邻里互助、结对帮困等),为有生活照顾需要的家庭提供生活照料服务。(注:①②两点也可以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属性,分别放到社区、社会层面,但按照服务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工作重点来分,放在此处似乎更有条不紊一些)
③改善家庭关系:开展家庭辅导,解决夫妻矛盾,重建和谐的婚姻关系。
④去除负面情绪:提供心理辅导,去除悲伤情绪,正视家庭问题,积极面对生活。(注:③④两点内容都属于家庭辅导的范畴,所以也可以合并成“开展家庭辅导”)
(2)社区层面
①开展社区活动:一是开展社区宣传,将失独家庭的现实生活和遭遇的困难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并传授社区居民与失独家庭沟通、交往的技巧,让失独家庭能够获得社区居民的理解、接纳与支持;二是组织社区活动,邀请失独家庭走出封闭环境,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建设贡献自身的智慧和力量。
②建立支持系统:将失独家庭组织起来,成立“心灵家园”之类的社区自治组织,建立相互之间的支持系统,用集体的力量解决个人的问题。
(3)社会层面
修订社会政策:建议政府出台或修订相关政策,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包括其他困境),提高宣传力度,营造理解、接纳和支持的社会氛围,消除失独家庭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担心。(注:由于“家庭层面”的服务内容已经列出了“开展救助帮困”和“提供家庭服务”等经济的、物质的服务内容,因此在下面两个层面就不需要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