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案例分析题,20分)

第二题(案例分析题,20分)

【答题思路】

指导教材《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描述的儿童保护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儿童被遗弃的问题;二是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三是被性侵的问题;四是被忽视的问题;五是被拐卖的问题。考生即便记不住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凭实际的生活经验,也可以从案例的背景材料中分析出来。

第二个关于信息收集的方法,同样的题目已出现在2014年第二题中,只是角度略有不同而已。另外有关收集信息的内容和方法的说明,可参阅2013年第二题的“解题思路”部分。

【参考答案】

1.从儿童保护的角度看,小红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小红身上有多处瘀伤,说明小红在家里曾经遭受家庭暴力并且仍然有继续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

(2)被忽视。小红过去衣着整洁,现在变得邋里邋遢;学校召开家长会,小红家里无人参加;学校联系家长,家长的电话也无人接听。说明小红得不到家庭应有的关爱,处于被家庭成员忽视的境地。

(3)被拐卖。小红家居住在老旧社区,出租房较多,人员复杂;其父酗酒成性,其母离家出走。小红得不到长辈的照料和保护,有被拐卖的风险。(注:小红的父亲酗酒成性,母亲离家出走,此点也有些类似遭受遗弃的风险)

2.社会工作者可采用以下信息收集的方法,进一步评估小红的服务需求。

(1)询问。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小红直接交谈(会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向小红的老师、同学、邻居等询问的方式,了解小红的有关信息。

(2)咨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向学校老师、居委会工作人员了解有关小红的家庭情况和在校情况,也可以向儿童权益保护部门、儿童工作者咨询,获取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3)观察。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观察小红的外表、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环境等,来收集小红的有关资料。

(4)家访。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走访小红家庭的方法,进一步收集小红的资料。

(5)利用已有资料。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查阅小红在学校的成绩单、学生联系卡、学籍信息,或者居委会的户籍信息等资料,分析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