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题(案例分析题,20分)

第四题(案例分析题,20分)

【答题思路】

本题第一问“低保家庭的主要需求”有两种答题的框架可供选择:一种是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框架;一种是从案例背景中梳理出具体的需求,再按社会工作伦理的实践原则进行排序后逐一书写出来。本案例的参考答案,采用的是后一种模式。对照案例背景资料中低保家庭需求的具体内容,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内容大致相同。

关于个案管理的特点,2014年的第四题曾以“社会工作者进行个案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的形式出现,其实应该是同一个内容。可参见该题的解题内容。

【参考答案】

1.本案例中低保家庭的主要需求

(1)社会救助的需求:有的家庭在遭受意外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因而陷入困境;

(2)健康保障的需求:有的长期病患家庭缺乏健康保障,引发很多情绪问题;

(3)能力提升的需求:有的家庭能力不足,对未来没有信心;

(4)邻里交往的需求:有的家庭怕被人看不起,不敢与邻里交往,不愿参加社区活动;

(5)社区参与的需求:有的家庭想为社区做点贡献,实现自我的价值。

2.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现了个案管理的以下特点

个案管理,是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为一个或一群服务对象协调整合一切助益性活动的程序。由于许多服务对象的问题都是多重的,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协调福利机构中的许多工作人员,整合各种服务资源来为他们提供服务。它是一种综融性社会工作服务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一揽子服务”,即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提供多种服务,来满足多元需要。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现了个案管理的以下特点。(注:答题时可增加一段导语,将个案管理的定义作一简单解释,自然过渡到答案的核心内容上来。如果时间不够,则本段不必书写,直接写下面的四个特点即可)

(1)注重建立专业关系。要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与低保家庭建立专业关系。低保家庭由于问题的多重性、能力不够、自信不足,因此可能导致服务过程中有被动性、不配合性等特征,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技巧,与他们建立专业关系。

(2)强调工作重点步骤。低保家庭的服务涉及多种需求,社会工作者要遵循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来制订服务计划,并且要有重点、分步骤地予以实施。

(3)善于多方协调整合。社会工作者要针对低保家庭的多元需求,努力协调多方人员,整合多种资源,促使人、财、物的使用达到有效配合的境界,协调各种力量一起解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

(4)着眼对象能力挖掘。要通过专业服务,激发低保家庭的潜在能力,协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自身问题。同时,要协助他们提升获得社会资源、使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回归社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