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题(案例分析题,20分)

第三题(案例分析题,20分)

【答题思路】

平行小组可以简单定义为两个分开但同时进行的小组,聚焦的问题往往是一组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人群间的一对“矛盾”,如夫妻、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问题(沟通问题涉及双方的主要就是一方表达、一方聆听,通俗地讲就是“一进一出”),通过联合活动,如互相配合的小组内容和进度、联组活动等,来改善夫妻和亲子关系。

以目前我国港台等地区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两个小组的成员大多数是父母及子女、再婚家庭的父母和子女、受性虐待的儿童及父母等。这些平行小组通过同时介入夫妻、父母及子女的系统,来处理夫妻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行为和情绪等问题,以及改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从而进一步加强共同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2010版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指导教材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一章里曾简单介绍过平行小组的内容,但2015版的指导教材里已经删除了这部分内容,《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指导教材里也没有相关的内容,只有2014年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试题的第37题“功课辅导和亲职教育”小组中出现过平行小组的名称,不过考点是小组工作治疗技巧。结合历年真题,我们发现出题的形式和内容并非仅仅局限于指导教材,而是依据指导教材的核心精神做出适当的拓展、延伸和深化,因此需要考生接触和掌握更多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平行小组优点明显、操作便捷、效果显著,经常被用于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因此建议考生可结合此题进行拓展学习,寻找相关著作认真研读,固化知识,加深感性认识。

关于平行小组的活动设计技巧和服务优势,参见本题答题内容。

【参考答案】

1.亲子沟通平行小组的优点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1)聚焦问题根源。家庭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双方的共同责任。有效沟通不仅涉及子女的积极表达,更与父母的积极聆听有关。亲子沟通小组将表达与聆听双方共同纳入服务对象范围,聚焦了问题的根源。

(2)发挥双方动力。找到了有效沟通的症结所在,父母与子女都会清楚了解自己在家庭沟通中的责任,因此在小组活动中会更有改变的愿望和动力。他们不仅在活动中可以相互提醒和鼓励,而且在家庭中也能顺利完成实践练习。

(3)提升服务成效。由于表达方与聆听方同时接受专业训练,孩子积极表达、父母积极聆听的自信心和人际沟通技巧能够得到很大改善,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也为重新开始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奠定了基础。

2.结合案例完成亲子沟通平行小组主题内容的设计,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