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徐云知.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 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 董翱.小学生基础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 王培光.语感与语言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洪镇涛.洪镇涛语感教学实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
[10] 曹明海,陈春秀.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1] 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2] 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13] 潘纪平.语感的心理机制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14] 董奇.论直觉思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15] 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及做法[J].语文学习,1990(9).
[16] 李海林.语感教学的内涵和外延[J].语文学习,1997(5).
[17] 苏延桢.论语感[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18] 韦志成.论语感及其训练[J].中学语文,1994(1).
[19] 杨炳辉.试谈语感的性质[J].中学语文教学,1991(12).
[20] 王尊政.漫谈语感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1993(10).
[21] 万明华.语感概念辨析[J].语文学刊,2010(5).
[22] 王尚文.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J].语文学习,2003(5).
[23] 洪梅.语感本质浅淡[J].中学语文教学,1993(5).
[24] 张飞莺.美读与语感[J].教学月刊,2000(9).
[25] 范荫荣.简析阅读教学的语感[J].教学与管理,2011(11).
[26] 杨良泉.语感分析的方法和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1).
[27] 张华毓.胡兰.我们的朗读课堂[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28] 大卫·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9] 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0] 林语堂.大荒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31] 薛法根.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32]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