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各有所长,分享助力成长

员工各有所长,分享助力成长

案例回顾

为了更好地帮助店员成长,让店员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姚玉玲在她的门店里,鼓励员工进行分享,也为他们提供了分享的平台,在开早、晚会时,每个员工都有机会站出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感受和一天的收获。

姚玉玲的初衷是希望员工能够将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拿出来供大家学习,同时,也把员工在工作中犯的错误作为经验教训拿出来提醒大家。员工在分享学习中能力可以得到提升,门店业绩也会随之提高。她的想法虽然不错,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员工对分享经验和教训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大部分员工拿出来分享的内容体现不出专业性,即使有一些好的分享,其他店员也就是一听了之,没有后续的一个学习实践,等于是白分享了。

案例解读

门店进行经验和教训的分享学习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更可以提高门店的综合竞争力。乐于分享的个人是快乐的、积极的,善于分享的团队是强大的、进步的。分享是连锁门店培训之外的一种员工技能提升法宝。分享与培训相辅相成,帮助员工内外兼修,切实提升工作技能。

世界500强企业每年会因为知识共享不畅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因此他们很注重知识的分享,花重金建立知识共享系统。每个部门在KM(知识管理)地图上都拥有自己的分支,所有工作过的员工的工作文档、报告以及客户资料都记录其中,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也会作为心得分享出来,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和帮助。新进员工在一个共享知识系统中进行学习,很快就能接手工作。久而久之,在知识管理系统中分享自己的新思想、新知识会成为员工的一种习惯。

对于门店来说,打造良好的分享学习氛围,让员工乐于分享、愿意学习,不仅能够加强团队凝聚力,全面提升员工综合能力,而且能够为门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种氛围的营造不是对分享形式进行简单的口头鼓励就能够实现的。

对于优秀员工来说,分享先进经验存在着被别人超越的风险。有人害怕单方面的知识分享,将会降低自己在门店中的竞争力,所以尽量隐藏自己的核心技能或经验。如果不用更多的方式去激励他们,很难让他们突破这种心理障碍,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经验。上面案例中的店长,虽然重视分享,但仅限于口头强调,却不拿出激励措施,自然难以形成乐于分享的氛围。

门店分享工作的一个误区是重分享、轻学习。事实上,分享的目的就在于学习。对于员工分享的有用方法和技能,如果不组织其他员工加以学习,并在工作实践中练习和改进,就使得分享成为了一种形式,无法发挥价值。

专家建议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分享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想法(或知识、技能),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分享之后每个人都有两个想法”,而门店所有的员工参与分享,大家的提升和成长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所以分享非常重要,门店形成自己的分享文化也是非常重要。分享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总之要给大家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成长。

1.日常化与周期性分享相结合

为了鼓励优秀员工积极进行分享,分享更多、更好的内容,门店在设置日常分享环节时,还可以开展周期性的正式分享会。日常分享是一种常规化的非正式分享,通常时间较短、内容不够详尽,通过这种形式,既无法使分享者从分享中体验到快乐和尊重,也无法使倾听者真正领悟分享内容的内涵。

为此,在日常分享的基础上,店长可以开展周期性分享活动。该活动的分享者可以从日常分享员工中进行选取,由全体店员选举出在日常分享中分享内容最精彩、对大家最有帮助的分享者,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更为正式详尽的分享。通常此类分享需要花一些时间,进行一些素材的整理和延展。通过这样的正式分享会,让分享者从分享中体验到自身价值,也让倾听者从分享中真正受益。

2.分享主题学习

在周期性分享的基础上,为了鼓励大家深入学习分享内容,可以开展相关的分享主题学习活动。在这个周期内,各店员根据自身对分享内容的理解,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之中,并组织全体店员进行学习效果评比,对学习最好的店员予以奖励。奖励活动可以在下一周期的分享活动前半段进行,同时奖励本期的分享者和最佳学习者。

通过多种分享形式与主题学习的开展,能够帮助门店营造积极分享的氛围,同时也能够切实提升员工的技能,帮助员工共同快速成长。这种积极分享的氛围、众人经验和技能的整合,还有助于门店的创新。

3.分享的内容要展示和总结

门店员工分享的内容店长要安排记录、总结和存档,将优秀的东西沉淀下来成为门店文化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随意的口头分享。

逸马点睛

不断分享学习,让个人智慧转换成集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