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店员不能迟到的理由

给店员不能迟到的理由

案例回顾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陆学峰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为自己挣到了第一桶金,他经过慎重选择,加盟了一家连锁服装店,自己当上了老板。当了多年的上班族,他心想着这回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每天也没有按照规定的开业时间上班,但是却给员工制订了一个惩罚迟到、早退的制度。可是这个制度好像根本不起作用,员工迟到、早退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这一天,他照例很晚才来到门店,却发现居然还有一个员工没有到,他为此大为恼火。于是,等这个员工到门店的时候,他当着众人的面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声明如果再迟到就要加重惩罚。陆学峰希望能用这件事来遏制迟到的现象。可是还是没有效果,迟到现象并没有抑制住,陆学峰感到甚是头疼。

案例解读

当一个错误已经发生、覆水难收时,你发再大的脾气,也是于事无补,但是你可以选择如何去应对这个错误。歇斯底里地发脾气,不仅会影响别人的心情,还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案例中的店长首先没做好的一点就是没有以身作则。作为店长,应该以身作则,用比员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身先士卒,为员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店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员工做到,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面对员工的迟到行为,店长应该冷静看待。陆店长这样不问缘由地批评员工,很容易激起员工的逆反心理。如果员工的确是事出有因,那么店长的这一行为就会彻底失去员工对他的尊重,引起员工的不满。店长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看待员工的不足和所犯的错误,毕竟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当着全体店员的面批评犯错误的员工,会让他颜面扫地,对他今后的工作十分不利。粗暴对待犯错误的员工,不仅不能帮助员工改正进步,甚至会引起员工对管理者的不满,影响团队凝聚力。

专家建议

员工迟到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必将对整个门店的纪律产生不良影响,影响门店的标准化执行。所以,应该严肃看待迟到现象,遏制门店高迟到率问题:

1.身先士卒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联想公司在柳传志的带领下,由20万元起家,到今天发展成为有上百亿资产的大型集团公司,成为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这和柳传志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有着必然的联系。柳传志一直把“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句话放在办公桌上,勉励自己。

店长作为门店的领头人,要想保持良好的员工纪律,应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员工树立一个学习的标杆,切忌标榜店长特权。

2.摆正心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店长,应该有允许员工犯错的胸襟和气度。如果不允许员工犯一点点的错误,一犯错误就发怒,只会让员工整天战战兢兢地工作,并会扼杀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员工的错误与店长也是分不开的,如果门店考勤制度科学合理,那么店员迟到的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对于员工的错误,店长也要学会反省。

学会控制情绪也是店长的一门必修课。一个动不动就发怒的人,表示他还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克制情绪,处惊不慌,临危不乱。

3.妥善处理

对于犯错误的员工,切勿不问青红皂白就劈头盖脸地横加指责。可待事情过去之后,弄清楚事情发生的缘由,酌情处理,并找出避免犯错的办法。店长要从关心员工的角度出发,鼓励员工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给出积极的态度,心服口服地按门店制度规定接受处罚。处罚的执行应该采用公开的形式,在犯错误的员工兑现承诺的时候,店长由于事前没有有效预防事情的发生,也应该公开做自我检讨,并与犯错的员工一起承担错误处罚。通过这样一种人性化的、勇于承担的方式,能够让犯错误的员工从中受到教育,增强他们对门店的归属感。

在惩罚制度上也可以选择多种形式,甚至可以植入快乐的因素:

(1)迟到罚款箱。门店可以定制一个小箱子,迟到的员工根据罚款数额,将钱放入箱子里,作为罚款。这笔款子积累起来,可以作为门店的活动经费,也可以大家一起用来聚餐。因为这笔钱是用以活动的,与大家有关,因此所有员工都会成为监督者。而且,以后每一次的罚款都不再会令人沮丧和气愤,而会让大家开心。这样做,既能杜绝高迟到率,又能活跃门店气氛。

(2)员工迟到不罚款,要跳舞。对于迟到的员工,惩罚其为所有店员表演舞蹈等助兴节目,店长也要一起跳,或者店长与其一起做俯卧撑接受惩罚。通过类似的这种快乐惩罚的方式,为门店导入快乐的文化,同时也让员工知道处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3)公众承诺。采取员工一对一监督的制度。对于迟到的员工,在例会中要求其面对所有员工承诺不再迟到,如果再迟到,由他的监督人代替他接受惩罚。这既起到了监督作用,也能够培养员工的自觉性。

逸马点睛

“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身先士卒强化门店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