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978-7-111-53150-0-Chapter03-19.jpg

交底内容:

1.材料要求

(1)水泥。采用42.5级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80μm方孔筛筛余率不超过10%。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合格。

(2)粉煤灰。采用Ⅲ级粉煤灰,并满足规范要求。

(3)砂。采用中砂,并满足规范要求。

(4)碎石。采用粒径5~31.5mm碎石,并满足规范要求。

2.施工机具

(1)长螺旋钻机。常用长螺旋钻机的钻孔直径为300~800mm,钻孔深度8~27.5m。

(2)振动沉管机。激振力74kN以上,允许加60kN以上压力。

(3)洛阳铲。选用直径多为110~130mm。

(4)辅助设施与机具,包括:强制式搅拌机、高压混凝土泵、混凝土泵管、振捣器、材料秤、机动翻斗车、小推车、重锤、水准仪、经纬仪、测绳、钢尺等工具。

3.作业条件

(1)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和必要的水文资料。

(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布桩图,并应注明桩位编号,以及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

(3)建筑场地邻近的高压电缆、电线、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障碍物等调查资料。

(4)建筑物场地的水准控制点和建筑物位置控制坐标等资料。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样桩位→钻机精确就位→调整钻塔垂直度→沉管至设计深度→配合比确定→停振下料→留振10s→振动拔管→下一根桩基施工

(1)预制场地CFG桩布置。CFG桩基布置在预制台座区、龙门起重机轨道区、梁段横移区。预制台座区顺轨道方向(列方向)1.8m间距,垂直轨道方向1.5m排距。龙门起重机轨道区、梁段横移区在长方向(顺轨道、横移方向)上1.8m间距,垂直长方向1.3m间距。桩位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2)预制场地CFG桩施工顺序。CFG桩在预制区、横移区、轨道梁区按顺序采用隔桩、隔排跳打,防止新打入桩基被其周围受震动土体扰动断裂。其主要的施工方法如下:

1)移动桩机及导向架,使桩管垂直,桩尖对准桩位。此时桩机就位必须平整、稳固,调整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2)启动振动锤,使带活瓣桩尖的导管下沉至设计标高。

978-7-111-53150-0-Chapter03-20.jpg

桩位布置图

注:1.CFG桩数量为14180根,桩径为500mm,桩长为12m。

2.图中仅显示出一个预制台座及纵、横移轨道交汇处的CFG桩布置,其他预制台座及轨道区与此相同。

3.导管下沉到设计标高后停止振动,将水泥、粉煤灰、砂和碎石的拌制混合料灌注到导管内,直至混合料与钢管上部投料口齐平。若料量不够,可在拔管的过程中继续投料,以保证成桩标高、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4.投料结束后,沉管在原地留振10s左右,可边振动边拔管,拔管的速度控制在1.2~1.5m/min,每升高1.5~2.0m,留振20s。桩管拔出地面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

5.若采用426mm管径的导管成桩,必须进行第二次复打,重复3)~4)的步骤。若采用600mm管径的导管成桩则不必进行复打。

5.质量标准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

978-7-111-53150-0-Chapter03-21.jpg

①桩径允许偏差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②夯填度指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体厚度的比值。

D为桩径。

6.施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碎石粒径为5~31.5mm,砂采用中砂,粉煤灰选用Ⅲ级粉煤灰,水泥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对混合料的要求:混合料的坍落度为30~50mm,和易性要好,混合料加水搅拌的时间不少于2min。其抗压强度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

(3)桩位必须与设计相符,桩顶位移不大于150mm。

(4)经常检查灌入量,采用浮标法或锤击法测量,桩管每提升1.5~2m测量一次,桩的充盈系数要达到1.3以上。

(5)施工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不少于500mm。

978-7-111-53150-0-Chapter03-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