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梁、构造柱和板缝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12.圈梁 构造柱和板缝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978-7-111-53150-0-Chapter03-37.jpg

交底内容:

1.施工材料准备

(1)水泥:用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

(2)砂: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5~40mm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的减水剂或早强剂,应有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掺用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掺加量。

2.施工机具准备

搅拌机、混凝土洗石机、皮带输送机、回转振动筛、机动翻斗车、提升井架、卷扬机等。

3.施工作业条件

(1)应根据施工现场使用材料,由实验室提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2)现场准备足够的砂、石、水泥等材料,以满足连续浇筑的需要。

(3)各种机具设备经检修、维护保养、试运转、处于良好状态;电源可满足施工要求。

(4)模板已支设完毕,标高、尺寸及稳定性符合要求;板缝已堵严,并办完预检手续。

(5)钢筋已绑扎完成,并经检查办完隐检手续。

(6)搭设好必要的浇筑脚手架,并备好相应的垂直运输设备和机具。

(7)构造柱、圈梁及板缝施工缝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残渣剔除、清理干净,模板内的垃圾、木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杂物已清除干净。

(8)常温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前适当浇水湿润,但不得留有积水,钢模板应涂刷隔离剂。

4.施工工艺要求

(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2)混凝土搅拌。

1)混凝土配制应用磅秤计量,按配合比由专人进行配料,在搅拌地点设混凝土配合比指示牌。

2)混凝土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应先加水空转湿润后再加料搅拌,开始搅拌第一罐混凝土时,一般宜按配合比少加一半石子,以后各罐均按规定下料。加料程序:一般先加石子,再加水泥后加砂子,最后加水。如掺入粉煤灰等掺和料,应在倒水泥时一并倒入;如掺加外加剂,应按定量与水同时加入。

3)搅拌混凝土应使砂、石、水泥、外加剂等完全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为止。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和。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应小于初凝时间。

(4)混凝土浇筑、振捣。

1)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前,宜先浇筑5cm厚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供料可用塔式起重机吊斗或手推车,宜先将混凝土卸在铁板上,再用铁锹入模内,不应用吊斗或手推车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先将振动棒插入柱底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边下料边振动。振动棒尽量靠近内墙,连续作业直到顶部,并用木抹子压实压平。

2)混凝土圈梁应分段浇筑,由一端开始向另一端进行,用赶浆法呈阶梯形向前推进,与另一段合拢。一般以斜向分层浇筑,分层用插入式振动棒与混凝土面成斜向插入振捣,直至上表面泛浆,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3)混凝土板缝浇筑应先用1∶2水泥砂浆封底,厚度为板厚的1/4~1/3,然后从一端向另一端灌细石混凝土,边浇边用铁钎(或30小型振动棒)插(振)捣密实,最后表面压实、抹平。

4)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线是否松动、脱落或出现胀模、漏浆等现象,并备有专人修理。

(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2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5.施工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能有积水。

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③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④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2)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978-7-111-53150-0-Chapter03-38.jpg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较大值。

6.施工成品保护

(1)浇筑混凝土时,应防止踩踏楼板、楼梯弯起钢筋、碰动插筋和预埋件,保证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正确。

(2)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过道应搭设跳板,不得在梁和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行走或踩踏,以保证模板牢固和严密。

(3)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进行下一工序和堆放少量物品。

(4)冬期施工在楼板上铺设保温材料覆盖时,要铺设脚手板,避免直接踩踏出现较深的脚印或凹陷。

7.施工注意事项

(1)柱截面尺寸不足、轴线位移超差。浇筑构造柱时,应注意加强对砖直槎砌筑定位的检查,保持进出齿垂直。

(2)混凝土存在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尤其是板缝钢筋)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振捣时不得触碰钢筋及模板,认真进行分层振捣,不得有漏振现象。

978-7-111-53150-0-Chapter03-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