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弧自动焊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15.埋弧自动焊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978-7-111-53150-0-Chapter03-47.jpg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材料。

1)板厚δ=28~46mm,15MnVR的钢管。

2)H10Mn2ϕ5.0的焊丝,直流反接,焊接电流700~750A,电弧电压36~39V,焊接速度22m/h。

3)HJ431的焊剂。

4)烘干后的焊条和焊剂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内,随取随用;每位焊工备有保温筒,使用过程中保温筒通电加热,焊条用一根取一根。焊条烘干后在保温筒内超过4h后应重新烘干,烘干次数不宜超过2次。

(2)主要机具:直流逆变焊机。

(3)作业条件。

1)焊接区应保持干燥,不得有油、锈和其他污物。

2)用于埋弧焊的焊剂应按照工艺确定的型号和牌号进行匹配。焊剂在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时间和烘焙温度进行烘焙,不得含灰尘、铁屑和其他杂物。

3)焊前应对焊丝仔细清理,去除铁锈和油污等杂质。

4)施焊前,焊工应复核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坡口、间隙、钝边等的处理情况。当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时,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2.施工过程详解

(1)15MnVR钢画线时要避免使用样冲,不可留下有害痕迹,使用尖部较钝的样冲,对岔管下料并打在管壁内侧。15MnVR钢可用火焰下料,不允许用火焰预热和后热。采用半自动切割机方法下料,以保证切割面质量。

(2)下料同时将坡口用半自动切割机制备,坡口型式、尺寸满足焊接及施工图样要求。组对前,坡口面及坡口每侧10~20mm范围内的毛刺、铁锈、氧化皮、渣等要清除干净。

(3)定位焊一般焊在后焊侧坡口内,后焊坡口侧焊前必须清除定位焊道,定位焊长应为80mm,间距350mm。

(4)施焊前,应检查坡口组对质量,如发现尺寸超差或坡口及其附近有缺陷,应处理后方可施焊。

(5)焊接检查员在施焊过程中必须严格监测和控制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焊接线能量,并对每条焊缝进行实际施焊规范参数记录。

(6)严禁在非焊接部位的母材上引弧、试电流及焊接临时支架。

(7)双面焊的焊缝,一侧焊后,另一侧可采用碳弧气刨清根。清根时埋弧焊必须清到第一道缝完全露出,工焊第一道缝必须完全清楚。碳弧气刨清根用压缩空气包含水分和油分加以限制。

(8)多层多道焊时,将每道的熔渣、飞溅仔细清理,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焊接。焊缝的表面尽可能平滑,咬边、焊瘤、焊趾过渡角过大的部位要用细纱轮仔细打磨,使表面光滑平整。

(9)对每条焊缝进行编号,并记下施焊焊工姓名或代号存档。禁止打焊工钢号。去除工卡具严禁用锤击法,应用碳弧气刨或气割在离管壁3mm以上外切除,严禁损伤母材,然后用砂轮打磨平整,并进行渗漏探伤和磁粉探伤,由于特殊原因中途停焊时,应立即进行后热保温,再次焊接时应全部进行预热后方可按原焊缝要求进行焊接。

(10)焊件矫形应用机械方法进行,不得热矫形。消除焊接应力,采用加热到250~300℃后热方法,保温1.2~1.8h,分阶段降温方法。

(11)焊缝焊后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内部质量检查,内部质量无损检查在焊缝焊完48h后进行。焊缝外观质量及内部质量检查按《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11345—2013)等规范的要求进行。

3.施工成品保护

(1)构件焊接后的变形应进行成品矫正。成品矫正一般采用热矫正,加热温度不宜大于650℃。

(2)凡构件上的焊瘤、飞溅、毛刺、焊疤等应清除干净。要求平整的焊缝应将焊缝余高磨平。

(3)将装配工序对构件标志的构件代号,用钢印打在构件翼缘上距端部500mm范围内。构件必须按图样要求编号,编号要清晰,位置要明显。

(4)应在构件打钢印代号的附近挂铁牌,铁牌上用钢印打号表明构件编号。

(5)用红色油漆标注中心线并打钢印。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焊件表面被电弧、碳弧气刨等损伤处必须用砂轮打磨、平滑过渡,然后应进行渗漏或磁粉探伤。打磨深度超过板厚10%或大于2mm时,应进行焊接修补。

(2)焊缝内部超标缺陷,表面裂纹修补前,应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修补方案。

(3)局部焊缝修补时,预热应在修补处四周15mm范围内进行,预热温度控制在120~170℃。

(4)焊缝缺陷可用碳弧气刨、砂轮机打磨方法清除,不允许用电弧或气刨火焰熔除。用碳弧气刨清除后再用砂轮机清除渗碳层。焊缝缺陷清除后,不允许有毛刺和凹痕,坡口底部应圆滑过渡。

(5)焊缝缺陷修补施焊与原焊缝相同,焊接修补后要后热,后热温度与原焊缝相同。

(6)缺陷修补只允许一次,同一部位修补超过一次应经焊接技术负责人研究批准后方可进行。

(7)修补后按原焊缝的质量要求、检查方法对修补处及其附近进行100%检查。其中内部质量检验应在修补完成48h后进行。

5.安全环保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施工安全规程。同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奖罚条例,并认真执行。

(2)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在安全生产上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

(3)所有电缆、用电设备的拆除以及车间照明等工作均由专业电工担任。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值班电工要经常检查、维护用电线路及机具,认真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46—2005),保证用电安全。

(4)对各种施工机械编制操作规程和实行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专机专人使用保管,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氧气、乙炔气、CO2要放在规定的安全处,并按规定正确使用。车间、工具房、操作平台等处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电焊、气割时,在确认周围没有易燃物后方可进行。

(6)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加强职工的文明施工意识。

2)实行区域管理,划分责任范围,定期进行文明施工检查。

3)切实加强火源管理,车间禁止吸烟,电、气焊及焊接作业时应清理周围的易燃物,消防工具要齐全,动火区域要安放灭火器,并定期检查。

4)废料要及时清理,并在指定地点堆放,保证施工场地的清洁和施工道路的畅通。

5)做好成品的外观及形体保护,减少污染。

978-7-111-53150-0-Chapter03-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