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地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9.灰土地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978-7-111-53150-0-Chapter03-26.jpg

交底内容:

1.材料要求

(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机械及工、器具

灰土地基施工的机械及工、器具,有压路机、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耙子、靠尺、铁锹、水准仪等。

3.作业条件

(1)基底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灰土回填前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排水沟及其他隐蔽工程的施工。

(3)施工前,应在柱子上做好水平高程的标志,以便控制灰土铺设厚度。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和→基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压实→找平验收

(1)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首先检查土料种类、质量,以及石灰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2)灰土拌和。灰土配合比应为3∶7。拌和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和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控制含水量。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4)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为200~300mm。

(5)压实(夯打密实)。压路机碾压遍数不少于3遍,柱角及墙角等不易压实的地方采用打夯机或人工夯实,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6)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少于500mm。

(7)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进行环刀取样,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施工。

(8)冬期施工。灰土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槎和分层夯实的规定。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

5.质量标准

(1)灰土土料、石灰或水泥(当水泥替代灰土中的石灰时)等材料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灰土应搅拌均匀。

(2)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加水量、夯压遍数、压实系数等。

(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灰土地基的承载力。

(4)灰土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灰土地基质量验收标准

978-7-111-53150-0-Chapter03-27.jpg

6.注意事项

(1)施工时,基础墙体和地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灰土地基的施工,以免对结构基础造成损坏。

(2)灰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或冬期施工时冻土块较多会造成回填土下沉,导致地面下沉。

978-7-111-53150-0-Chapter03-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