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喷射注浆地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内容:
工程概况:
某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起点里程SDK1+458.375,有效站台中心里程SDK1+539.025,车站终点里程SDK1+657.625,全长199.25m,结构外包尺寸18.5m×12.71m。
车站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13.91m,车站端头井段基坑开挖深度约15.61m,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或ϕ609钢管)内支撑,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1.施工机具
本工程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和工程数量情况,车站加固桩拟采用6套设备进行施工。施工机具主要由双重管旋喷钻机、空压机、拌浆桶、灰浆泵、泥浆泵、高压清水泵等部分组成,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
施工机械设备表
2.旋喷参数的确定
(1)压力参数。一般情况下采用加大泵压力来增加浆液流量及流速,进而增大喷射力,本工程压力采用30MPa,空气压力0.6MPa,风量3m3/min,浆液流量37~45L/min。
(2)旋转提升参数。旋转、提升的速度与喷流半径有关,而有效半径与喷嘴的几何尺寸和喷射角度有相互联系,并直接影响喷流的特性。根据施工经验,旋喷提升速度宜控制在10~15cm/min范围内。其中在顶部1m应选用较慢的转速和提升速度。一般为10~12cm/min速度提升。
(3)喷嘴直径。喷嘴安装在钻头侧面,是旋喷注浆的关键部分,喷嘴直径大小对喷射流速度影响很大。注浆中喷嘴直径选用2.0~2.8mm。
(4)水胶比。水胶比根据本项目地质情况采用1∶0.8的水泥浆液进行施工,根据试桩情况选定合适的水胶比。在喷浆之前按施工要求准备好足够的合格水泥浆液。
3.操作工艺
(1)施工准备。清除场地内钻孔灌注桩施工残留物,合理布置施工机械、水泥灌、废浆池、输送管路和电力线路位置。
(2)桩位测放。按桩位排列图进行桩位放样,用全站仪测放纵横向控制线及各主要控制点位的桩点,带线控制纵、横向,尽量确定其他各桩位,全站仪测放的控制桩位点需打木桩钉标记,为防止钻孔后控制点失效,必须将控制点向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外引。经过复测验线合格后,用钢尺和测线实地布设桩位,并用竹签钉紧,一桩一签,保证桩孔中心移位偏差小于20mm。
(3)旋喷桩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旋喷桩机就位时机座要平稳,立轴或转盘与孔位对正,倾角与设计误差一般不得大于0.5°。
2)喷射注浆前要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设备的压力和排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管路系统的密封圈必须良好,各通道和喷嘴内不得有杂物。
3)喷射注浆时要注意准备,开动注浆泵,待估算水泥浆的前锋已经流出喷头后,才开始提升注浆管。自下而上喷射注浆。
4)为加大固结体尺寸,可采用提高喷射压力或降低回转与提升速度等措施,也可采用复喷工艺。
4.成桩质量控制及检验
(1)桩径控制。施工过程中要按技术交底参数操作,对桩个别部位可进行复喷,以满足桩径要求。
(2)桩长控制。当钻至桩底深度以下0.2m时,将喷浆管插到桩底层位。在插管过程中,为了防止泥砂堵塞喷嘴,可边喷水边插管。
(3)喷浆控制。严格按照配合比控制浆液,保证喷浆量,随时观察返浆情况。
(4)检验的时间、内容。对旋喷桩施工质量的检验,在高压喷射注浆结束后28d,检查内容主要为:桩体强度、平均直径、桩身中心位置、桩体均匀性等。
(5)质量检验的数量、部位。检验点的数量为施工注浆孔数的2%~5%,不合格者应进行补喷。检验点应布置在下列部位:
1)桩中心线上。
2)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
(6)检验方法。采用钻孔取芯的试验方法进行。在已施工好的固结体中钻取岩芯,并将其做成标准试件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检查内部桩体的均匀程度、强度及抗渗能力。
5.质量标准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注:D为桩径。
6.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布置合理,各种电缆、管道、器材布置应清晰;施工前查明地下管网位置,防止损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及其他安全防护用具。
(2)施工前应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其压力和流量需符合设计要求。泵体灌浆管及喷嘴内不得有杂物,各类密封圈必须完整良好、无泄漏。
(3)安全阀中的安全销要进行试压检验,必须保证达到规定压力时,才能断销卸压,不得安装未经试压检验的自制安全销。
(4)高压泵必须指定专人操作,压力表应定期检修、检定,以保证正常使用。
(5)在钻进及旋喷过程中,要防止灌浆管和喷嘴被堵,可采取下列措施:
1)加浆液以前进行两次过滤,严防杂物混入。
2)钻孔时边射水(水压1MPa)边钻进。
(6)施工中要经常检查管道及接头有无破损,若发现破损,应立即更换;否则停止施工操作,防止发生高压液体喷出造成损失或安全事故。
7.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的保护及对工程弃渣、污水排放、机械噪声控制和生活垃圾处理,均应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各项控制指标均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2)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或在仓库内进行;拆除临时设施时,及时洒水处理,降低扬尘污染。
(3)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的塑料板。
(4)驶出施工场地的车辆,驶入公路和市区,应清除轮胎上附着的泥土。
(5)施工现场应配备洒水降尘器具,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并及时清除浮土。
(6)施工中溢出的浆液应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旋喷灌浆过程中,对临近建(构)筑物应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