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施工技术记录
交底内容:
1.材料准备
(1)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U7.5,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砌筑砂浆强度不小于M7.5。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小砌块进场应用叉车装卸。
(2)水泥。
1)一般宜采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进行复验。
3)当在使用中对水泥的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结果使用。
4)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用中砂,砂含泥量不超过5%,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4)掺和料。石灰膏,磨细生石灰,或采用粉煤灰等保水增稠材料,生石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
(5)拉结钢筋网片。墙体拉结钢筋网片应采用ϕ4镀锌焊接钢筋网片,外墙宜用重镀锌焊接钢筋网片。钢筋网片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宜采用平焊连接。
(6)其他材料。预埋件、刷防腐剂的木砖等。
2.机具选用
(1)机械。切割机、搅拌机、磅秤、垂直运输设备。
(2)工具。夹具、手锯、灰斗、吊篮、大铲、小撬棍、手推车、拖线板、线坠、皮数杆、小白线、卷尺、靠尺、小平尺、灰槽。
3.作业条件
(1)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施工前,必须做完地基,办完隐检预检手续。
(2)放好砌体墙身位置线、门窗口等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样要求,预检合格。
(3)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标高,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0m,转角处均应设立)。
(4)搭设好操作和卸料架子。
(5)配制异形尺寸砌块。经试配已确定砂浆配合比。
4.工艺要求
施工流程:
(1)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
(2)砌块排列:按砌块排列图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1)小型空心砌块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围护结构或二次结构,应预先设计好地导墙、工分带、接顶方法等,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
2)小型空心砌块排列应从基础面开始,排列时尽可能采用主规格的砌块(390mm×290mm×190mm)。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
3)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不能咬槎时,按设计要求采取其他的构造措施。
(3)小砌块砌筑前不须浇水湿润,在天气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可提前洒水湿润小砌块。如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或受潮后,干燥后方可使用。
(4)砂浆试块制作:同一楼层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应至少做2组试块,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1次。
(5)地下部分小砌块应用水泥砂浆砌筑,芯柱所有孔洞均应灌实混凝土。
(6)样板墙砌筑:在正式施工前,应先砌筑样板墙,经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砌筑。
(7)砌筑。
1)每层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砌筑。应砌一皮,校正一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2)在基础梁顶和楼面圈梁顶砌筑第一皮砌块时,应满铺砂浆。
3)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并宜采用专用砂浆砌筑。
4)小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仍不得超过2皮小砌块。
5)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6)设置在灰缝内的钢筋网片应放置在小砌块的边肋上(水平墙梁、过梁钢筋应放在边肋内侧)。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5d,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7)墙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大于12mm,也不应小于8mm。
8)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小砌块应采用双面碰头灰砌筑,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9)当雨量较大时应停止砌筑,并用防雨材料对墙体进行遮盖;继续施工时,需复核墙体的垂直度;如果墙体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则应拆除重砌。
10)小砌块砌筑完成后,宜28d后抹灰。
(8)施工洞口留设:洞口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洞口两侧应沿墙高每3皮砌块设2ϕ4拉结钢筋网片,锚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1000mm。
(9)灌芯柱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1)清除孔洞内的砂浆与杂物,并用水冲洗。
2)砌筑砂浆强度大于1MPa时,方可浇筑芯柱混凝土。
3)浇筑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注入适量与芯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
4)浇灌芯柱的混凝土,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灌孔混凝土。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宜小于180mm。
5)浇筑混凝土时,先计算好小砌块芯柱的体积,并用灰桶等作为计量工具实地测量单个芯柱所需混凝土量,以此作为其他芯柱混凝土用量的依据。
6)浇筑混凝土至顶部时,应预留50mm不浇满,届时和混凝土圈梁一起浇筑,以加强芯柱和圈梁的连接。
7)每层混凝土应分两次浇灌,浇筑到1.4m左右,采用钢筋插捣或ZN30振捣棒振捣密实,然后再继续浇灌,并插(振)捣密实。
(10)在门窗洞口两侧的小砌块,应按设计要求浇筑芯柱混凝土;临时施工洞口两侧砌块的第一个孔洞应浇筑芯柱混凝土。
(11)小砌块预埋木砖处应用混凝土浇筑密实。
(12)安装电盒、配电箱的砌块应用混凝土灌实,将电盒、配电箱固定。
(13)需要移动砌体中的小砌块或小砌块被撞动时,应重新铺砌。
(14)勾缝:混水墙应用原浆勾缝,清水墙宜用1∶1水泥砂浆勾缝,深度一般为3mm。
(15)冬期施工:在连续5d平均气温低于5℃或当日最低温度低于0℃时即进入冬期施工,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冬期使用的小砌块砌筑前应清除冰霜。水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灰膏应防冻;如已受冻,应融化后方可使用。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0mm的冻块,材料加热时,水加热不超过80℃,砂加热不超40℃。冬期施工可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16)雨期施工:应防止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
5.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小砌块和芯柱混凝土、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砌体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
3)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2)一般项目。
小砌块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应按《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的规定执行。
6.成品保护
(1)装门窗框时,应注意保护好固定框的埋件,参照相关图集施工,使门框固定。
(2)砌体上的设备槽孔以预留为主,因漏埋或未预留时应采取措施,不因剔凿而损坏砌体的完整性。
(3)砌筑施工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
(4)拆除施工架子时,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
(5)清水墙砌筑完毕后,宜从圈梁处向下用塑料薄膜覆盖墙体,以免墙体受到污染。
7.质量问题
(1)小砌块砌体开裂:原因是砌块龄期不足28d,使用了断裂的小砌块,与其他块材混砌,砂浆不饱满,砌块含水率过大(砌筑前一般不须浇水)等。
(2)第一皮砌块底铺设砂浆厚度不均匀:原因是基底未事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必然造成砌筑时灰缝厚度不一,所以应注意砌筑基底找平。
(3)拉结钢筋或压砌钢筋网片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按设计和规范的规定设置拉结带和拉结钢筋及压砌钢筋网片。
(4)砌体错缝不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未按砌块排列组砌图施工。应注意砌块的规格并正确地组砌。
(5)砌体偏差超规定:控制每皮砌块高度不准确。应严格按皮数杆高度控制,掌握铺灰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