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大中型油气库

7.3.3 大中型油气库

随着石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储油罐在石化工业以及其他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且越来越朝着大型、特大型容积方向发展。这些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储油罐,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就可能引发地震次生灾害,造成小震大灾。比如1964年6月16日,日本的新瀉发生了里氏7.5级地震,市内8处起火,其后有7处大火被扑灭,仅剩下的一处是昭和石油公司的原油罐(3×107L)大火继续燃烧。约5h后,油罐与相邻工厂的交界处发生了爆炸,造成新的火灾,形成了第二个火源地。大火烧毁了工厂,进而蔓延到与油罐邻近的住房,造成大火灾。火灾烧毁储油罐84座、民宅约290户,致使500多人死亡,75%的煤气管道和11个电站遭到破坏。储油罐燃烧持续了很长时间。再如,1964年3月27日美国阿拉斯加地震中,油罐破坏发生爆炸、引起火灾;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地震中,储油罐遭受破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中山市中心城区内有3座油气库。油气库一旦在地震时遭受破坏,储油(气)泄出,遇到明火便会发生大火灾。因此,油气库是地震次生火灾的重点隐患,油气库一旦发生火灾,若抢救不及时,很可能蔓延大片。由于这3座油气库周边建筑稀少、远离住宅社区,降低了灾情蔓延大片的可能性,因此评定其危害等级为Ⅱ级,即灾害波及相邻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