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义昭的境遇

岩成友通
足利义辉的弟弟一乘院觉庆在细川藤孝的帮助下逃出奈良,投奔近江国的和田氏。觉庆还俗之后称足利义秋,之后改名为足利义昭。为了打倒三好氏,足利义昭向各地领主发出号召,请求援助。响应号召的人虽然很多,但都是小领主,无法与三好氏一决雌雄。于是,足利义昭效仿哥哥足利义辉,依靠观音寺城的六角氏。每当足利氏有难时,六角氏都会予以保护,并将足利氏送回京都。自应仁之乱以来,都是如此。六角氏以足利氏的救星自居。然而,此时六角氏家族发生了内乱,不能帮助足利义昭。六角义贤的六个管家中,后藤氏特别受到六角义贤的器重,势力最大,后藤氏想取代主家而自立。六角义贤的儿子六角义弼继承家业后,担心后藤氏势力过大,尾大不掉,会导致六角氏灭亡。于是,六角义弼找了个借口把后藤纲宣召到城中杀掉了。六角义贤听说这个消息后,对六角义弼的这一做法十分震怒。六角义贤和后藤氏一族将六角义弼围在观音寺城,六角义弼支撑不住,逃往日野城,向城主蒲生定秀求助,住在了日野城。后藤氏叫来江北的浅井氏一起攻打日野城。蒲生定秀居中调停,让六角义贤和六角义弼和解,让浅井氏、后藤氏撤军,让六角义弼的弟弟六角义定继承家业,让后藤纲宣的二儿子后藤纲明继承后藤氏的家业。六角氏虽然和解了,但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势力,只能苟延残喘。三好氏劝说六角氏讨伐足利义昭,足利义昭不得不带着近臣数十人离开近江国矢岛,前往若狭国,投奔武田氏。然而,武田氏势力很小。从武田元光时期开始,武田氏的领地就受到朝仓氏的蚕食。天文二十年(1551年)八月,武田信丰继承家业,不久去世,武田义统继承家业。武田义统时期,若狭国士人拉帮结派,互相争斗。东面的朝仓义景乘机派兵进攻吉山城的粟屋胜久,却被粟屋胜久打败。之后,朝仓氏屡屡进攻粟屋胜久。永禄十年(1567年)四月,武田义统去世,儿子武田元次继承家业。之后,筑前守内藤氏、逸见昌清、熊谷直元、粟屋胜久纷纷背叛武田元次,据城割据。这时足利义昭来到若狭国,进入了小滨城。然而,足利义昭发现武田元次靠不住,于是打算到越前国投奔朝仓氏。

朝仓义景
朝仓氏坐镇越前国一乘谷城,在北陆地区很有势力,与加贺国、越中国的一向宗信徒进行争斗。永禄十年十二月,足利义昭致函朝仓义景,让朝仓义景与一向宗信徒议和。然而,朝仓义景尚未奉命,足利义昭已经来到了越前国。足利义昭到一乘谷安养寺再次劝说朝仓义景。朝仓义景听从命令,终于与一向宗信徒和解。本愿寺一方将杉浦法桥之子送到越前国做人质,并且毁掉柏野、松山二城。朝仓氏也毁掉了黑谷、桧谷、大圣寺三城。本愿寺一方将教如之女嫁给朝仓义景。这样,在足利义昭的周旋下,本愿寺信徒和朝仓义景达成和解,足利义昭也就有了在朝仓义景那里待下去的资本。永禄十一年(1568年)四月二十一日,效仿六角高赖任管领代的先例,足利义昭任命朝仓义景为管领代,并举行了任命仪式。这时,足利义荣已经在摄津国接受了征夷大将军的任命。这样一来,足利氏就有了两个主君,一个是足利义荣,一个是足利义昭,二人相互对立。足利义昭的夙愿是收复京都,为哥哥足利义辉报仇。足利义昭经常与朝仓义景谋划此事。然而,朝仓义景的兵力很少,无法答应这个要求。于是,足利义昭写信给各地的大领主,约他们一起光复京都。然而,大领主中没有人回应,足利义昭无法实现这个计划。迁延数月,无所事事。当时,织田信长荡平美浓国,打算拥立足利义昭为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大喜过望,打算赶赴美浓国。朝仓义景对足利义昭投靠织田信长的做法表示不快。于是,足利义昭向朝仓义景发誓说自己依靠织田信长绝不意味着疏远朝仓义景。之后,足利义昭离开越前国,在小谷城接受近江国浅井氏的款待后,到了美浓国。织田信长把足利义昭请进立正寺,向足利义昭献上剑、马和一千贯钱,然后打探京都的情况,准备西上。
【注释】
[1]管领代,管领的代官。
[2]岸和田城,疑为高屋城。
[3]关白,日本指辅佐天皇处理政务的最高职务。
[4]左马头,日本律令制下马寮(掌管朝廷马匹的饲养与调教,分为左马寮、右马寮)的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