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条氏的势力

三、北条氏的势力

北条氏占据地形险要的关东地区,兵多将广。北条氏康在众将的辅佐下,实力雄厚,压倒四邻,远近领主纷纷来归附北条氏康。此外,在关东的安房国还有里见氏,常陆国有佐竹氏,下野国有那须氏、长沼氏、佐野氏等,甲斐国有武田氏,骏河国有今川氏。这些人经常想乘虚而入,蚕食北条氏的领地。其中,上杉氏、太田氏等和越后国的长尾景虎勾结,打算恢复上杉氏原来的领地。在这种情况下,北条氏康不得不制定合理的外交政策,搞好与其他领主的关系,巩固统治基础。北条氏康非常仁慈,重视民政,爱护领地内的人民,体恤士卒,为称霸关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条氏康父子在搞好领地内的建设的基础上,和武田氏、今川氏结盟,对抗长尾氏、里见氏。

北条氏康

上杉氏本来是关东的名门望族,经常被北条氏蚕食,扇谷上杉氏已经灭亡,只有山内上杉氏在上野国平井苟延残喘。此外,还有上野国的长野业正、武藏国的太田资正分别依靠孤城与北条氏对抗。上杉宪政担心依靠自己的实力无法在关东立足,便请求越后国的上杉定实援助。天文十九年(1550年)二月,上杉定实去世。上杉定实的家臣长尾景虎专权,向四周扩张势力。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正月,上杉宪政到越后国投奔长尾景虎。长尾景虎不仅收留了上杉宪政,还希望上杉宪政攻打上野国,打败北条氏,让上杉宪政做关东之主。后来,长尾景虎去了一趟京都,又和武田晴信发生了数次军事冲突。因此,长尾景虎无暇出兵关东。而关东的北条氏康征服了总社长尾家、足利长尾家,逼近平井。上杉宪政抵挡不住北条氏康的攻势,只好撤退。永禄元年(1558年)五月,上杉宪政舍弃了上杉氏最后的根据地平井,在长尾宪景的救援下逃到了越后国上田城,再次向长尾景虎请求支援。当时,长尾景虎奉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之命到了京都,上杉宪政的目的没有达到。北条氏康希望乘机扫除上杉宪政的余威,荡平关东,降服关东各地的小领主。

古河公方足利晴氏在援助上杉氏时战败,逃到了船越。之后,足利晴氏退到古河,占据了下总国的一角。足利晴氏仅剩弹丸之地,无法和北条氏抗衡,只有依靠强者才能生存下去。而今上杉氏失势,已经没有人可以依靠。北条氏康写信指责足利晴氏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足利晴氏无言以对。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十月,北条氏康派兵攻克古河城,将足利晴氏及其儿子足利藤政、足利藤氏幽禁在相模国秦野。北条氏康让足利晴氏的儿子足利梅千代王丸[1]元服,更名为足利义氏,任左马头,成为北条氏康名义上的主君。后来,北条氏康把足利晴氏及足利藤政、足利藤氏放了出来,让他们住在下总国关宿城。这样,北条氏康可以笼络关东的人心,实际上取代了上杉氏的地位。永禄元年四月,足利义氏参拜鹤岗八幡神社,北条氏的部下毕恭毕敬地伺候。之后,足利义氏回到古河城,和北条氏康结成同盟关系。永禄三年(1560年),足利晴氏在关宿城去世。当时,虽然古河公方的势力衰落了,但北条氏康拥立足利义氏做主君,依然可以笼络关东人心。关东的小领主们心甘情愿地为北条氏康效力,常总的结城氏、小田氏等因为和古河公方关系密切,所以死心塌地为北条氏康卖命。北条氏康很有韬略,能够取代古河公方,成功地统一关东。

今川义元占据骏河国,早有西上京都称霸的企图。今川氏通过和武田氏结成姻亲关系,可以得到武田氏的援助。因此,当北条氏蚕食今川氏的领地时,武田氏从甲斐国翻越富士山,直接和北条氏的部队发生冲突。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二月,当今川义元在三河国与织田信长作战时,北条氏康乘机入侵骏河国,在砂山安营,今川义元向武田晴信求救。武田晴信率军来到刈屋川,隔河与北条氏康作战。结果,战事不利,武田晴信败退。今川义元信任的骏河国临济寺的僧人大原云斋和善德寺的一位僧人是兄弟关系,大原云斋在今川义元、北条氏康、武田晴信之间居中调停。天文二十三年三月,今川义元、北条氏康、武田晴信在善德寺会盟,缔结和约。武田晴信把女儿嫁给了北条氏康的嫡子北条氏政,北条氏康把女儿嫁给了今川义元的嫡子今川氏真。

北条氏政

在北条氏和今川氏结盟之后,北条氏把精力放在了统一关东上,今川氏则忙于准备西上京都称霸。永禄三年(1560年)五月,发生了桶狭间之战。今川氏一败涂地,势力受挫。尽管如此,今川氏和北条氏维持了同盟关系。然而,这一同盟关系并不持久。北条氏政趁今川氏势力衰落,对今川氏采取了施恩、结义、怀柔的方法,慢慢诱降今川氏的部下,为自己所用。武田晴信背信弃义,不断蚕食今川氏的领地,屡屡入侵府中。北条氏认为武田氏蚕食今川氏的领地对北条氏不利,所以北条氏经常帮助今川氏真阻止武田氏的入侵。骏河国的将士深感北条氏之恩德,很多将士归顺了北条氏。北条的这个措施堪称上策,远远胜过武田氏用武力吞并骏河国的做法。然而,在吞并今川氏的骏河国这一点上,北条氏和武田氏是一致的。北条氏的这一策略果然奏效,今川氏把抵御武田氏的事情完全委托给了北条氏,包括人马在内的骏河国的资源都可以供北条氏自由使用。因此,今川氏的家臣在北条氏的麾下作战,实际上骏河国已经成为北条氏的领地。北条氏政的儿子北条氏直是今川氏真的养子,骏河国名义上归北条氏直所有。北条氏政以此为由,让骏河国的将士听从自己的指挥。北条氏趁武田氏和今川氏相争,获取渔翁之利。武田晴信也不甘心让北条氏占有骏河国,屡屡入侵骏河国,与北条氏发生冲突。

北条氏直

北条氏一族的北条纲成作为北条氏的主将在上总地区与里见氏对峙,一有机会就入侵里见氏的领地。然而,里见氏在兵力上占优势。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里见义尧攻陷推津城,逐渐向上总国扩张势力。弘治三年(1557年),里见义尧率领海军在相模国的岛上和北条氏的部队发生冲突。里见义尧的海军虽然占优势,但风浪太大,不得已撤退了。里见氏和北条氏抗争,北条氏拥立足利义氏为主君,足利义氏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足利藤氏、足利藤政离开北条氏,投靠里见氏。这样一来,北条氏康与里见义尧及其儿子里见义弘的矛盾越来越深,互相争斗。永禄三年(1560年)八月,北条氏康和北条纲成等进攻里见氏的久留里城。里见义尧向越后国的长尾景虎求援。长尾景虎和上杉宪政入侵上野国,攻克了北条氏的多座城堡,北条氏康急忙退兵。

常陆地区有佐竹氏、小田氏、江户氏等,领主林立。佐竹氏是名门望族,同族的山入义藤父子想趁佐竹义舜年少取而代之。于是,佐竹义舜杀死山入义藤父子,收复水户城,又从小峰结城氏那里夺回依上保。到佐竹义舜的孙子佐竹义昭时,佐竹氏依然维持着强势地位。佐竹义昭既和北条氏结盟,也和江户忠通联合。佐竹义昭援助宇都宫的伊势寿丸从壬生纲雄那里夺回城堡,佐竹义昭又和白河的结城晴纲争夺边境地区。永禄三年,长尾景虎入侵关东,足利义氏规劝佐竹义昭中止与结城晴纲的争斗,抵挡长尾景虎的进攻。佐竹义昭不听命令,依然和结城晴纲作战。最后在足利义氏和北条氏康的调停下双方才罢兵。小田氏也是名门望族,和北条氏联盟。佐竹义昭经常蚕食小田氏的领地,攻打小田氏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