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中岛之战

一、川中岛之战

村上义清、小笠原长时等投靠长尾景虎,这导致长尾景虎和武田晴信发生冲突。武田晴信诱降长尾景虎的部下,牵制长尾景虎,不让长尾景虎入侵信浓国。北条城的北条高广投降了武田晴信。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正月,长尾景虎攻打北条城,北条高广投降。长尾景虎巩固了领地的统治基础,进而打算入侵信浓国,和武田晴信对抗。弘治元年(1555年)七月,武田晴信和长尾景虎在信浓国川中岛发生了军事冲突。川中岛是千曲川和犀川中间的沙洲。弘治元年(1555年)七月,长尾景虎入侵信浓国,在善光寺扎营。武田晴信在川中岛的大冢扎营。弘治元年七月十九日,武田晴信和长尾景虎在川中岛展开激战。之后,武田晴信和把守旭城的粟田氏共同防御长尾景虎。旭城能够俯瞰川中岛,长尾景虎修建堡垒与旭城对峙。武田晴信和长尾景虎在川中岛对峙了一百五十天。在武田晴信的请求下,弘治元年十月十五日,今川义元为二人调停。达成协议后,武田晴信和长尾景虎都退兵了。即便如此,武田晴信和长尾景虎依然水火不容。武田晴信在统一信浓国北部之后,背弃和约,诱降长尾景虎的部将。

弘治三年(1557年)正月,长尾景虎到更级郡八幡神社,发誓要攻打武田晴信。这时,武田晴信正忙于平定信浓国。弘治三年三月,武田晴信进攻高梨政赖的饭山城,高梨政赖请求长尾景虎救援。弘治三年四月,长尾景虎出兵川中岛,武田晴信的部队畏惧长尾景虎而后撤。长尾景虎抵达饭山城,之后攻克了武田晴信的坂本、岩鼻等堡垒。长尾景虎在上野原和武田晴信作战,让武田晴信的各座城堡的守将胆寒。弘治三年九月,长尾景虎回到了越后国。当时,足利义辉正在近江国朽木谷,他屡次写信给长尾景虎和武田晴信,劝说二人议和。然后足利义辉入京赶走三好长庆,恢复了足利氏的权势。长尾景虎在回到越后国之后,观察天下大势。在足利义辉回到京都之后,为了表示祝贺,长尾景虎于永禄二年(1559年)五月入京,还拜谒了正亲町天皇和足利义辉。长尾景虎在请关白近卫前久给自己制订了荡平北陆的计划后,于永禄二年八月回到了越后国。在长尾景虎入京期间,武田晴信出兵信浓国,妄图恢复失地。永禄元年(1558年)八月,武田晴信参拜户隐神社,占卜能否统一信浓国,还抽中了吉签,他承诺如果成功,必然重修神社大殿。永禄二年九月,武田晴信出兵攻克了多座城堡。越中国的神保良衡和武田晴信约好,如果长尾景虎出兵信浓国,神保良衡就袭击长尾景虎的背后。长尾景虎出兵越中国,与神保良衡作战,在富山城击败并赶走了神保良衡。之后,长尾景虎回到了越后国。后来,由于出兵关东,长尾景虎没有入侵信浓国。

川中岛之战

在一般的战术、战策、作战计划上,长尾景虎不如武田晴信。而在这些方面,当时武田晴信堪称天下第一。武田晴信与越后国的领主们联手,和越中国的神保良衡结盟,引起越中国的混乱。武田晴信还联合一向宗本愿寺派在加贺国、越中国发动一向宗暴动,让一向宗本愿寺派配合神保良衡攻击长尾景虎的背后,阻止长尾景虎南下。另外,武田晴信和关东的北条氏联手,诱使长尾景虎出兵关东,从而使长尾景虎无暇入侵信浓国。武田晴信一点一点蚕食信浓国,达到统一信浓国的目的。原本长尾景虎领地较大,兵多将广,粮食充足,武器精良。然而,长尾景虎在战术、战策、作战计划方面不如武田晴信,只是漫无目的地东征北伐,收效甚微。永禄四年(1561年)九月,长尾景虎和武田晴信再次在川中岛发生军事冲突。永禄四年九月二日及九月十日,长尾景虎和武田晴信作战两次。在永禄四年九月十日的战斗中,长尾景虎逼近了武田晴信所在的大营,武田晴信受伤,武田晴信的弟弟武田信繁战死。长尾景虎大获全胜。然而,战争的结局是武田晴信获胜,他几乎占据了整个信浓国。之后,长尾景虎和武田晴信不断厉兵秣马,等待机会再战。

武田信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