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定京都

三、平定京都

三好氏有义务援助六角氏,在观音寺城被织田信长包围之后,岩成友通来到坂本救援六角氏。此时,织田信长的部队势如破竹,正在猛攻观音寺城。岩成友通见没有胜算,便退回去了。三好氏意识到京都已经守不住了,于是逃到了摄津国。织田信长入京,在东寺列阵,扼住南面,以防三好氏入侵。织田信长让足利义昭坐镇清水寺。近畿领主大多都支持织田信长,京都人无论贵贱、年龄,都来一睹织田信长的风采。起初,人们听说织田信长要进京都,都担心织田信长暴戾专横,京都居民扶老携幼,逃往四方。正亲町天皇也不断祈祷战祸平定下来,命令武士严把宫门。然而,这些都属于杞人忧天。织田信长体恤士民,致力于稳定民心。菅屋长赖奉织田信长之命,严抓军纪,与民秋毫无犯。于是,京都士民心悦诚服。

正亲町天皇

起初,三好三人众拥戴足利义荣为征夷大将军,而三好义继、松永久秀拥立足利义昭为征夷大将军。织田信长和足利义昭进入京都之后,驱逐了三好三人众。足利义维和松永久秀向织田信长请降。因为松永久秀是弑杀足利义辉的主谋,足利义昭不想宽恕松永久秀。然而,织田信长主张:天下尚未统一,正在用人之际,失去松永久秀、足利义维这样的良将对作战不利。足利义昭只好听从了织田信长的建议。这时,三好氏在摄津国富田的普门寺屯兵,防备来自京都方面的进攻。岩成友通镇守青龙寺城。细川信长、三好长逸、三好政康镇守摄津国的芥川城。条原长房镇守越水城和泷山城。三好康长镇守高屋城。这几座城相互呼应,抵挡来自京都的织田信长的部队。永禄十一年(1568年)九月二十八日,织田信长和足利义昭一起率军离开京都,进攻三好氏的各座城堡。青龙寺城的岩成友通首先投降,三好长逸、三好政康等逃走,摄津国、河内国各城城主投降织田信长,大和国的领主也望风归降织田信长。三好氏已经无法在京畿地区立足,只能逃回大本营淡路国、阿波国。之后,足利义荣病故,三好氏的势力受到重创。织田信长在平定京畿地区之后,坐镇芥川城,督促部队继续作战。朝廷派万里小路辅房慰问织田信长。

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在芥川城处理战后善后问题。前来归降织田信长的人中,门第最高的是畠山高政、细川信良。织田信长将自己的妹妹嫁给畠山政高的养子畠山昭高,让畠山昭高镇守饭盛城。织田信长给了细川信良一座城,让其为细川氏延续香火。织田信长将高屋城给了三好义继,将志贵城给了松永久秀。织田信长让池田胜政、伊丹亲兴、入江左近等镇守原来的城堡,统领摄津国的西部。一直跟随足利义昭的和田惟政得到了芥川城。不久,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一起回到了京都,足利义昭住进了细川氏的旧宅,织田信长住进了知恩寺,京都形势开始稳定下来。为了医治战乱带来的创伤,织田信长决定向畿内地区课税,让石山本愿寺捐助五千贯钱,让奈良捐助千余贯钱,让堺捐助二万贯钱。另外,织田信长根据各地的富庶程度,课以不同的税赋。各地都奉命纳税,只有堺挖深沟、设壁垒,公然抗税。然而,织田信长害怕引起战乱,没有怪罪堺。此外,织田信长撤去了很多地方上的关卡,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足利义昭颠沛流离,在遇到织田信长之后,不出一个月就平定了京畿。永禄十一年(1568年)十月十八日,足利义昭任征夷大将军。这得益于织田信长。因此,足利义昭对织田信长感恩戴德,厚待织田信长,称织田信长为父亲。织田信长一改幼时的粗暴,谦让自持。朝廷任命织田信长为左兵卫督、副将军,织田信长固辞不受。足利义昭为了报恩,任命织田信长为管领,织田信长也固辞不受。足利义昭把畿内之地分给织田信长,织田信长也没有要。足利义昭把织田信长当作父亲,对其言听计从,信任有加。

经过三好氏之乱,朝廷的权威和经济实力进一步衰落。织田信长荡平摄津国、入京之后,献钱数万贯。织田信长在和山科言继等商量之后,下令地方豪族将侵占朝廷的领地还给朝廷。朝廷的领地被地方豪族霸占,是因为朝廷没有武装力量。而今,织田信长和足利义昭入京。有了这只武装力量,朝廷的命令有了威力。这样一来,朝廷和公卿借助织田信长的力量收回了部分领地,经济上宽裕了很多。

【注释】

[1]伊势国北畠具教之子。—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