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基本思路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科学研究可以分为如下三种主要的类型: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李绍山,1999:1-2;欧阳康、张明仓,2001)。如表1.1所示。[4]
表1.1 研究类型
显然,研究类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课题本身的发展水平。目前,我们国内研究者对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计算语言学中的应用这个课题的了解大体处于第一、二两类类型之间,即有所了解,但是还不足以了解全貌及其主要的规律和特点。就国外而言,虽然开展了许多相关的实践性研究,但是却也没有全面、深入地开展知识表示方法方面的专题研究。
因此,在目前阶段对这个课题开展描述性研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一来,我们拟采用如下的研究思路:
(1)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排查,尤为关注如表1.2所示的三个重点领域。
表1.2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轨迹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与总结相关的知识表示方法。本书认为:在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用途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中,一个核心课题是如何在计算机上将语法知识表示出来。换言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知识表示是将语言学本体研究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核心纽带。
(3)最后,我们的目的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科学性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
在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的时代,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Halliday提出了一个宏伟的研究目标——直接应用于人工智能,并以之作为检验和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朱永生、严世清,2001:12)。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者面临一个紧迫的任务:一方面,需要归纳和总结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中的已有成果;另一方面,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将传统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成为计算系统功能语言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自然语言处理在形式化和可计算性方面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