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育儿方式,让孩子的身体更健康
常言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就是说如果想让孩子们少生病、不生病就必须做到吃要七分饱,穿要七分暖。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居家生活中观察到:人的身体在从冷环境到热环境中不容易生病;没吃饱再吃比吃撑了再吐的好受。
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特别是那些适应能力较差的人,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做到吃不要太饱,穿不要太暖,具体标准就是掌握到以饿不着冻不着为度。
饿不着的标准就是吃到感觉着不饿了就行了,不是非要吃饱才算。因为人们饱与不饱的感觉主要来自出肝静脉的血糖浓度,而不是取决于胃内的容量。冻不着的标准就是感觉不到冷就行了,不一定非要穿到感觉热乎乎的才行,特别是对于那些平时活动量大的体力劳动者或者是运动员。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本身就因为代谢旺盛产热量多而显得“火力大”,再加上他们大部分天性好动,一玩起来跑起来往往不管不顾,很容易在玩到满头大汗的时候因为嫌热而随便脱衣服,一旦受风和停止活动就容易着凉。所以,对这些不懂事的孩子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格外上心。当孩子跑出去和小伙伴们玩耍时,大人一定要跟着,随时给他们增减衣服。不等出汗就得减,停止活动再及时穿上。
平时要注意想方设法避免孩子吃太饱或穿太暖,一个笨办法就是在吃饭时先让他们吃那些他们平时喜欢吃的,等他们吃到半饱时,再及时换上那些他们平时不太喜欢吃的食物,那么一般情况下孩子继续吃下去的欲望就会降低,就比较容易控制在七八分饱的程度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由于孩子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代谢旺盛消耗量大,非常容易产生饥饿感,等饿急了再让他们吃的时候,由于吃得太快不知不觉就容易吃多了。所以,要想有效地控制孩子的饮食数量,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就餐方式和就餐时间,不能千篇一律地都必须吃三顿饭。必须在孩子们刚产生饥饿感的时候就让他们及时补充,这样就不至于一次吃得太饱。穿衣服也是这样,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设法让孩子穿到感觉不到冷就行了,千万不能光凭成人的自我感觉来判断和决定是否给孩子增减衣服。而且,在气温降低的时间和空间必须及时给孩子增添衣服。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孩子们有没有冷的感觉呢?
比较大点的孩子还好说,学龄前儿童大部分都表达不清楚。常见有些邻居家的小孩在外边玩的时候冻得小脸通红,小手冰凉,连清鼻涕都已经流出来了还不知道赶紧回家添衣服。所以就要求做家长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给孩子们增减衣服。最常用的一个办法就是根据暴露在外的体表温度来判断其血液循环的末梢流量。一般情况下,末梢循环好的,体表温度相对就高一些,孩子就不容易冻着。家长可以经常摸一摸孩子的鼻尖、耳垂、手指和脚趾,如果感觉热乎乎的,就说明孩子不冷(但也有身上发热而手脚冰凉的特殊情况),反之就应该及时给孩子增加衣物,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