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择校问题的建议与选择

第三节 有关择校问题的建议与选择

近年来,全国上下都开始关注教育,国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成人教育逐渐淡化的同时,儿童教育越来越明显地突出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不管不问,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给孩子选个好学校,挑个好老师上。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光是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盲目攀比造成的,它客观上反映了我部分地区教育资源落后和分配不均匀的实际情况。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择校行为和需要的存在,既说明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开始注重优教的价值了,同时也是对目前教育体制中一些不足之处的冲击和挑战。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政府部门都一直坚持以教育为本,坚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大政方针,并在全国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且各项利好政策也都在向教育界倾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民生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在教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等方面都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口,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分配不均匀的现状。而要想彻底地改变这种状态,单靠发个文件下个通知限制择校行为是很难在短期内或从根本上解决的,必须得全国上下真的做到尊师重教,增加优秀师范生的培养,彻底革除应试教育的旧体制,切实推行和落实素质教育,让所有的学生和家长知道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不再仅仅是分数而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

在尚未达到这一步的今天,作者认为应该让各位读者和家长朋友们明白,他们的孩子能否成才,好学校是次要的,有个好老师才是最重要的。同样,好学校也是一个整体的模糊的概念,它包括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其中师资队伍的教学质量即每个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况且好学校的标准在人们心目中的概念也并不都是完全一样的,最为广大家长关心的就是升学率、校风和食宿条件。单就升学率而言,内行人与外行人所掌握的信息和标准也不一样。外行人(占大多数)只关心年度高考录取率,对所选学校的每年度平均高考分数值/线和年级升学分数值/线,以及学生的综合考评情况与录取学校的档次和专业情况就不知道或不关心了。而有的学校就是利用了这部分家长的这种心理,着重宣传该校某年度的高考录取率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有时即使选了个好学校不一定能分在个好班级,分到了好班级也不一定会遇上个好老师,有个好老师才是选择的关键所在。

所以,家长要把为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处理好与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各学科的任课老师们身上,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问题经常与他们交流和沟通,充分信任他们,支持他们,尊敬他们,优待他们,争取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