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2025年08月10日
■(4)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由于髋臼有先天性发育缺陷,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减少,造成髋臼与股骨头的匹配关系不良,可出现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长期的应力分布异常是导致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原因。
髋关节发育不良多见于女性,男女比率大约为1∶5。患者早期髋关节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感,部分脱位的患者可出现跛行。20岁后开始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以腹股沟内侧疼痛多见,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臀部、下腰部疼痛,步态异常加剧。
早期无症状的患者,治疗原则在于延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不主张进行如打球、瑜伽、田径等髋关节大范围活动的运动。另外,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
早期有症状但发病时间较短的患者,应以休息为主,配合一些止痛药、软骨营养药等。如果通过保守治疗无效,还可以通过髋臼周围的截骨或股骨侧截骨,改善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以及应力分布,从而延缓关节炎的发生。
对于合并晚期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此时疼痛通过药物治疗难以缓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图4-11 髋臼发育不良伴高脱位。
图4-11:病例资料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图4-12 术后X线检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