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唱剧

一、清唱剧

清唱剧在16世纪末形成,到17世纪,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它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清唱剧的代表人物是卡里西米与许茨。清唱剧在当时分为拉丁文教会音乐和意大利文通俗音乐两种类型。有代表性的清唱剧作品包括:《复活节清唱剧》《圣诞节的故事》《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等。清唱剧作为一类大型的音乐作品,通常情况下会同时运用独唱演员、管弦乐团以及合唱团,是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含有多个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在表演中,独唱、重唱及合唱,均由管弦乐队进行伴奏。与康塔塔相比,清唱刷各个乐章的歌词内容更加具有连贯性,而且篇幅较大,在戏剧结构和情节上也比较鲜明,有更深程度的史诗性和戏剧性。清唱剧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这一点跟歌剧截然不同。表演者只是通过歌唱来演绎,一般会在音乐会上演出。

历史上第一部清唱剧是1600年在罗马由卡瓦列里所作的《灵魂和肉体的表白》(或译为《精神与肉体的戏剧》)。到了17世纪,清唱剧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卡里西米。他所创作的《所罗门的审判》和《耶弗他》极具代表性,题材是《圣经》故事,采用的是拉丁文的唱词。而对于德国来说,许兹、享德尔和巴赫,这三人则是清唱剧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还有门德尔松、海顿、舒曼及现代作曲家科达伊、爱德华·埃尔加等,也都曾留下此类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