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演员的声部划分
歌剧的声乐部分包含各种不同的声部,以声部来划分有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次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等。再细致一些,还可以分为不同的唱腔。
1.女高音
(1)花腔女高音
花腔女高音以在高音区的炫技演唱为关键。音域方面,花腔女高音比一般女高音要高,声音更轻巧灵活、颗粒感强,在演唱的段落中有很多的华彩,运用大量的跳音、顿音以及快速的音阶,用以展示歌剧角色丰富的情绪。其代表唱段有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仇恨的火焰》、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咏叹调《亲切的名字》。
(2)抒情女高音
抒情女高音是歌剧中较为常见、运用最多的类型。抒情女高音的音域一般为C1-C3,其音色清柔、婉转,行腔流畅、舒展、连贯,以细腻的情感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其代表作品有比较的歌剧《卡门》中米卡爱拉的咏叹调《我说,我什么也不怕》、普契尼的歌剧《贾尼·斯基基》中斯基基的女儿劳菜达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
(3)戏剧女高音
这种类型出现在19世纪后半期。戏剧女高音这种音色类型特点在于宽厚洪亮的声音、夸张的力度,而且十分具有戏剧性,演唱时通过爆发性的大跳音程,表现极端强烈的戏剧变化。其代表作品有:威尔第的歌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的咏叹调《一点血迹》,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中阿依达的咏叹调《愿你凯旋归来》。
2.次女高音
次女高音的音色与女高音相比略显暗沉,这种音色在歌剧中多半担任年长的或者坏女人的角色。其代表作品有比才的歌剧《卡门》中卡门的咏叹调《爱情是只不羁的鸟》、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罗西娜的咏叹调《他的声音多温柔》。
3.女中音
女中音的音色与次女高音相比更为低沉、浑厚,委婉妩媚而动人心弦。这是一种音色少见,总是能制造一种温柔伤感的音色类型。其代表作品有圣一桑的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达丽拉的咏叹调《我心花怒放》。
4.女低音
女低音的角色在所有歌剧类型中都不是很多见,通常来说,主要角色不会由女低音担当。女低音的音色与女中音相比更为坚实、宽厚、深沉和浓重。
5.男高音
(1)轻型男高音
轻型男高音又可以称作花腔男高音,是一种演唱风格华丽、轻巧型的男高音,其音域与花腔女高音近似,声音清润、明亮,善于演唱轻巧灵活、富于装饰性的旋律。其代表作品有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阿尔马维瓦作爵的咏叹调《看呐,天空已发出光芒》。
(2)抒情男高音
抒情男高音与抒情女高音的特征相仿。抒情男高音强调音色明亮,声音优美柔和,气息的流畅,富于歌唱性,适合扮演纯情王子、天真诗人、浪漫少年等角色。其代表作品有多尼采蒂的歌剧《爱之甘醇》中内莫里诺的咏叹调《偷酒一滴泪》、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中鲁道夫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
(3)戏剧男高音
戏剧男高音音色厚实饱满,而且精力充沛,在戏剧性或悲剧性的特定情境中通过声音和表情来显示出慷慨激昂的炽烈情感,在感情宣泄上往往带有宣叙性的特点。其代表作品有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中奥赛罗的咏叹调《啊,永远再见了,神圣的回忆》。
6.男中音
(1)抒情男中音
抒情男中音是以抒情见长的高男中音,其音色温暖内敛,音域为a-g2或a2。代表作品有: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中阿尔弗菜多的咏叹调《在普罗文察地方》、比才的歌剧《卡门》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
(2)炫技性男中音
这类男中音的音域近似于抒情男中音,优势在于语言、较快的节奏和机智的表演。其代表作品有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费加罗的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路》。
(3)戏剧男中音
戏剧男中音嗓音结实、浑厚,情绪激烈。其代表作品有威尔第的歌剧《奥赛罗》中雅戈的咏叹调《我信奉一位恶神》。
7.男低音
(1)抒情男低音
抒情男低音声音流畅、低沉,时而亦显轻快、抒情,富于歌唱性。其代表作品有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中苏萨宁的咏叹调《快升起,我的朝霞》。
(2)戏剧男低音
这类男低音音域与一般男低音相仿,区别是可适当向上下移动,富于戏剧激情。其代表作品有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中黎哥菜托的咏叹调《你们这些狗强盗》。
(3)深沉男低音
深沉男低音是人声最低的声部,音色重浊宽厚,表情庄重沉稳,往往被指派饰演地位显赫的角色。其代表作品有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大祭司的咏叹调《在这神圣的殿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