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叶的真实主义歌剧
1870年,意大利的民族复兴运动迎来了国家的独立,但意大利人民不但没有获得自由和解放,反而陷入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此时出现了一些同情贫苦农民和城市贫民悲惨遭遇的作家,他们所创作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力求环境和情感的真实,人们把这类作家的创作倾向概括为“真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最后20年,与威尔第的晚期创作并行,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歌剧创作潮流(真实主义歌剧),它是随着真实主义文学的出现而产生的。此时有两位作曲家从真实主义文学的题材内容和写作方法中获得启示分别创作了自己独特的歌剧,他们就是马斯卡尼和莱昂卡瓦洛,而他们分别创作的歌剧《乡村骑士》(1889)与《丑角》(1890)也就成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作品。在这两部歌剧当中,揭示了一些普通下层人的思想,他们贫困单调生活中的狂热与痛苦、仁爱与嫉恨等深层的感情,被表达得细腻而真实。歌剧的音乐与戏剧紧密地结合,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不过这两部歌剧的结尾都有凶杀的场面,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100多年来在歌剧舞台上形成了一个传统,《乡村骑士》和《丑角》这两部独幕歌剧被安排在一个晚上连续演出,这可以让我们更加充分地领略到真实主义歌剧的魅力。
马斯卡尼在36岁以前默默无闻。1889年,出版家松卓尼奥举办创作比赛,悬奖征求独幕歌剧,马斯卡尼以歌剧《乡村骑士》应征当选,1890年演出后震惊了乐坛。《乡村骑士》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有三:它选择了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反映了普通人民的生活,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音乐描写极其粗犷,而且歌词与音乐也结合得十分协调,使之与剧情相适应;剧中所有的音乐都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优美旋律,这使马斯卡尼的音乐天才在这部作品里得到了最充分的施展。马斯卡尼后来虽然又写了15部歌剧,如《好友弗里茨》《伊丽斯》《尼禄》等,但都不如前者。
莱昂卡瓦洛出生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歌剧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文学家,并荣获波洛尼亚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莱昂卡瓦洛曾在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音乐。1892年由莱昂卡瓦洛自编脚本、自己作曲的一幕两场歌剧《丑角》获得松佐诺的一等奖。从此以后,《乡村骑士》和《丑角》这两部独幕剧就成为一套剧目,一个在上半场、一个在下半场上演,成为传统。这以后他还写过一些歌剧如《查查》《艺术家的生涯》等。但也像马斯卡尼命运一样,都不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