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的浪漫主义歌剧

三、韦伯的浪漫主义歌剧

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震天动地,它虽然对整个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在德国却没有让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兴盛,大革命过后,德国人民更加渴望的是宁静而不是变革。此时,普鲁士在德国建立起了警察国家,德国人民对此普遍失望。在那个年代里影响深远的政治事件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文化发展的变化也随着政治的变化而变化,哲人们、艺术家们思潮涌动,百花齐放,那个时代的德国著名文学作家有伦茨、赫尔德、克洛普斯托克、维兰德、莱辛、席勒、歌德、诺瓦利斯、克莱斯特和海涅。18世纪的后半期,在歌德等德国诗人中,要求树立德国民族歌剧的呼声越来越高,进入19世纪后,浪漫派思想逐渐成熟,民族的浪漫派歌剧继浪漫派文学之后诞生了。如诗人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收集民歌编成了有名的歌集《少年的奇异号角》,诗人埃兴道尔夫、乌兰德和寇尔纳等,也从民间文艺中汲取营养写了很多优美的文学上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带动了其他艺术的繁荣,1820年,韦伯(1786—1826)写成了歌剧《魔弹射手》,次年在柏林上演引起了轰动。《魔弹射手》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它取材于民间传奇故事,并吸收了民间歌谣作为音乐素材。音乐描写了德国田野、森林的景色和神秘的魔法的力量,充满了幻想和浪漫主义的色彩。韦伯的歌剧第一次把德国农民、风俗、传奇故事、自然景色、民间曲调搬上了舞台。此部歌剧被视为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创新性代表作品。

1823年10月25日,歌剧《欧丽安特》在维也纳首演,1824年年底开始创作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奥伯龙》(1825),《欧丽安特》终于在柏林成功上演。在歌剧创作的很多观点上,韦伯可以说是瓦格纳的先驱。而在创作上,瓦格纳的《罗恩格林》中的有些场面也和《欧丽安特》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