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贝里尼的歌剧
2025年09月29日
四、贝里尼的歌剧
贝里尼(1801—1835)是一位十分懂得发挥声乐技巧的歌剧作家,他写的旋律热情而动人,流畅而优美,十分富有诗意。1830年年底,贝里尼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梦游女》和《诺尔玛》的创作,均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大获成功。他为后人留下了大约10部歌剧,都采用意大利正歌剧形式,其他还写有6部交响曲、双簧管协奏曲、弥撒曲及不少声乐曲,但都不如他的歌剧创作影响大。他的歌剧内容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音乐风格激昂振奋并带有浪漫主义的梦幻意境,独特的贝里尼式的声乐旋律蕴藏着一种内在动力,感人至深。
贝里尼的歌剧以旋律柔婉抒情而著称,形成了从悠长缓慢的曲调开始,渐渐推向高潮,又由激扬到舒缓地回到原来的格调,与肖邦的钢琴音乐风格十分近似。贝里尼的音乐具有深情忧郁的浪漫情调,由于他那些气息宽广、婉转美丽的旋律而被世人誉为“意大利的夜莺”。贝里尼的歌剧以其细腻柔美而区别于罗西尼,以其优雅郑重区别于同时期的多尼采蒂,甚至对意大利歌剧很反感的瓦格纳都认为《诺尔玛》有感人之处。
贝里尼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其中威尔第早期的歌剧就是模仿他和多尼采蒂的风格;瓦格纳早期的歌剧如《黎恩济》和《罗恩格林》中也都有贝里尼影响的痕迹;整个19世纪没有一个人创作的祈祷曲能摆脱贝里尼《祈祷》一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