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多芬的歌剧

一、贝多芬的歌剧

1792年,贝多芬(1770—1827)来到欧洲文化中心——维也纳,在那儿他既能够欣赏其他作曲家的歌剧作品,自己也总想尝试创作歌剧作品。虽然他特别喜爱《魔笛》,并认为这是莫扎特最伟大的作品,但又不愿完全模仿《魔笛》的歌唱剧形式。此后,贝多芬创作了歌剧《费德里奥》。在贝多芬写这部歌剧之前,已有几人将这个故事改编为歌剧,加弗是将其改为歌剧的第一人,于1798年在巴黎搬上舞台,培尔的版本接着在1804年出现在德累斯顿,迈耶的版本也于1805年在帕都瓦登台。贝多芬在写作这部歌剧时,都不同程度地参考了这些作者的版本。

《费德里奥》是贝多芬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它充分体现出贝多芬对现实和伦理题材的巨大热情。歌剧于1805年年底以《莱奥诺拉》之名在维也纳首演,但惨遭失败。贝多芬对这部歌剧进行了多处修改,仅序曲前后就写过四稿,编号第二是首演的序曲;编号第三的序曲,即现在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莱奥诺拉第三序曲》,是1806年贝多芬将歌剧缩减为两幕后再次上演时写的序曲,由于它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并且富于强烈的戏剧感染力,至今仍旧是音乐会的保留曲目;而贝多芬为更名为《费德里奥》的歌剧再次写作的第四首序曲,后来成为歌剧演出时所用的序曲。这一歌剧的音乐有很多优美的部分,尤其是其中的囚徒合唱,表达了对自由、解放的渴望和胜利的信念,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同时,贝多芬对歌剧中的乐队部分从单纯伴奏提高到交响化是有贡献的。

19世纪德国杰出的戏剧性女高音歌唱家德芙里安在唱《费德里奥》方面获得巨大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善于发掘音乐中的戏剧性因素,并发展了“朗诵式的演唱风格”。如她在《费德里奥》一剧中,演到费德里奥掏出手枪指着那暴虐的典狱长皮查洛,并从牙缝唱出那句“莫再往前一步就把你——毙了!”时,“毙了”这两个字不再以优美的歌声唱出来,而是用愤怒到不顾一切地怒吼般的声音“说”出来的!这强烈的戏剧性演唱效果,像一道闪电似的震惊了观众的心灵!这种表现手法,也为20世纪无调性音乐作曲家勋伯格所倡导的“说唱”演唱方式开创了先声。她不仅是德国歌剧最早的和最好的演唱家,而且她在晚年又是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等人的艺术歌曲公开演唱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