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特拉文斯基

一、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是美籍俄罗斯作曲家,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但从他的不同创作时期来看,他的音乐创作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俄罗斯风格时期:主要集中在1920年之前的创作,代表作为他的三部舞剧《火鸟》(1910)、《彼得鲁什卡》(1911)、《春之祭》(1913)。这一时期,斯特拉文斯基受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风格的影响,创作中多采用俄罗斯民间素材和音乐素材。

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1920年,斯特拉文斯基定居法国,其创作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新古典主义创作阶段。这个阶段从他的舞剧《浦契涅拉》(1922)一直持续到歌剧《浪子生涯》(1951)近3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独幕舞剧《契浦涅拉》(1922)、歌剧一清唱剧《俄狄浦斯王》(1921)、舞剧《阿波罗》(1928)、《诗篇交响曲》(1930)、《C大调交响曲》(1940)、歌剧《浪子生涯》(1951)等。这些作品,虽然都具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但也不乏变化与探索。总之,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力图从西欧古典主义音乐中汲取营养,通过自己个性化的处理向世人展示他的新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与艺术追求。

十二音风格时期:进入20世纪50年代,身居美国的斯特拉文斯基开始对序列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创作了一系列序列音乐作品。如《根据莎士比亚的三首歌》(1953)、配乐《纪念戴伦.托马斯》(1954)、舞剧《阿贡》(1957)、合唱《哀歌》(1958)、《追思卞歌》(1966)等。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他在不同的时期体现着对音乐创作不同的理解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