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达依

二、科达依

科达依(1882—1967),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出生于匈牙利中部的小镇凯奇凯梅特,父亲是铁路职工,会拉小提琴,母亲会弹钢琴,他从小受到很好的音乐教育,童年时乡村的生活使他受到了浓厚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熏陶。中学时代,科达依便开始作曲,15岁创作了《C小调管弦乐序·鲁声乐与我刷艺水曲》。1900年,他进入布达佩斯大学攻读民俗学,同时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以论文《匈牙利民歌诗节的结构》获得布达佩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05年起,开始与巴托克合作,搜集、版和研究匈牙利民歌。1919年,担任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副院长,并一直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1967年3月6日,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代表作品有民谣歌剧《哈里·雅诺什》《塞凯利家的纺纱房》、合唱《匈牙利诗篇》、组曲《哈里·雅诺什》《孔雀变奏曲》《肋口兰特舞曲》等。

科达依在与巴托克结识之前已经开始探索匈牙利民间歌曲,是他首先发现了匈牙利民歌与西欧民歌的不同之处,并从德彪西的作品中发现了为匈牙利五声音阶曲调配置和声的新的可能性。这些努力为两个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从《论匈牙利民间音乐》《匈牙利民间音乐中的五声音阶》等著作中,可以看到科达依在民族音乐研究上的深厚功底。在此基础上,他创作了大量民间风格的作品,巴托克称他的作品是“匈牙利灵魂的表露”。他的作品不像巴托克一样烦琐、夸张和新奇,而是坚持传统的审美价值,在保留民间音乐原有简朴性的前提下,采用浪漫主义风格的旋律与和声处理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科达依是匈牙利民间音乐和欧洲传统音乐之间桥梁式的人物。

科达依在音乐教育上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不仅培养了许多知名的音乐家,而且对于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音乐文化在全部知识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并付诸实践。他认为要提高一个民族的音乐素质,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接受教育。他所创立的科达依音乐教学法在当代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其他为匈牙利民族音乐做出贡献的作曲家还有多纳伊,他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曾对巴托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他后来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德国风格,民族性成为音乐中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