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成正果

无花成正果

在我三十岁之前,我所认识的无花果都是干的。

当然这些无花果干,有软软的干、硬硬的干以及不软也不硬的干。

家里厨房橱柜里某个密封的罐子里常备的是长辈用来煲汤用的无花果干,长相比较丑,摸来软软的,煲汤后都残缺不成形,没得吃,都化作汤水中的清甜。间或出现的糖渍无花果干甜得厉害,不软不硬,吃来把嘴巴都粘住。还有那些据说有点昂贵,来自土耳其的直接就可以当零食的无花果干,就比较硬,有嚼劲,一吃就十来颗不停口,吃到身边有人要瞪眼喊“停”。

至于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新鲜的无花果出现,嘴馋贪吃如我自出娘胎三十年来也竟没有问,保留一个神秘的空白。直至三十岁左右有回去探在巴黎念书的老友,才在她住处楼下的水果杂货店门口见识到那长得小小的、外皮紫紫黑黑附有一抹灰白的新鲜无花果,拿起来软软沉沉的,仿佛一碰就会破。后知后觉的我终于明白这入口清甜细滑、果肉纤维丰富奇特的无花果实在纤弱,不能奔波上路,所以也很难光着身老远跑到湿热的香港。

自此一直都乘外游机会在外地大啖又便宜又好的新鲜无花果,一买就十几颗一口气吃个不亦乐乎。直到近年才偶尔在本地的高档超市和水果摊看到用特殊纸盒呵护着的新鲜无花果,而且售价奇高,要卖上二三十港币一小颗——无钱可花,不是经常可以成正果。

糖渍甜蜜蜜

儿时家里每年接近圣诞节时段,就会收到母亲的一位老师远从纽约邮递过来的一盒礼物。礼物极大极重,主角是用各种糖渍物加面粉烤成还浇进甜酒的圣诞大蛋糕,旁边放有独立包好的小食,当中就有黏黏软软的糖渍无花果,一吃甜得连牙齿都软了。

而这位送来物重情义重的礼物的长辈在联合国图书馆工作,是母亲儿时在日本的语言老师,之后各散东西但一直保持联络。作为后后辈的我也跟这位活泼开朗而且博学多才的老师有过接触,到纽约旅行的时候更是住在她曼哈顿的家中。家中布置素净,用餐的口味也偏向清淡,所以我也不太明白老师为什么会挑一份甜得这么厉害的圣诞礼物。当然不敢问,只在猜想大抵这也是生活在纽约几十年培养出的习惯吧。即使自家不嗜甜,送出一份传统礼物并想象远方的一家子吃得甜滋滋的,实在是一件美事。

这份通常会在厨房冰箱里留到下一年三四月的礼物,终于都会被我吃完吃光,而每次只能切小半颗,足够耐吃的,就是这糖渍的无花果。

材料(两人份)

·新鲜无花果 六个

·芝麻菜 一束

·意大利芫荽 一小束

·蜂蜜 两大匙

·英国芥末酱 一匙

·初榨橄榄油 适量

·现磨黑胡椒 少许

按部就班

1.先取芥末酱一匙。(十秒)

2.再加入两匙蜂蜜。(二十秒)

3.加入适量橄榄油。(二十秒)

4.拌至均匀呈稠状。(一分钟)

5.将新鲜无花果洗净,部分对切成半,部分切成四份。(三分钟)

6.芝麻菜及芫荽洗净拭干,芫荽摘叶,共铺于碟上,再铺放上切好的无花果。(四分钟)

7.将调好的酱汁轻浇其上。(一分钟)

8.再现磨少许黑胡椒提味,新鲜甜点轻盈凉拌迎战炎夏。(半分钟)

冷热小知识

芝麻菜也就是火箭生菜(rocket),字根roc是拉丁文“粗涩”的意思。味辛辣,风味浓郁独特,可在素菜群中扮演“肉”的角色,与风干火腿同吃更是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