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

人在日本,难得懒懒散散的并没有一定要去看哪一个寺庙逛哪一家书店看哪一个展览——其实功课还是在做,平日从报刊中撕下来的散页还是满满的一叠带在身边。不过既然是放假,就无须逼自己从早到晚事事都有目的有企图,倒是大概有一个方向,享受在街头巷尾兜兜转转的乐趣,往往也就是在这自由迷路的过程中,才得到独一无二的旅行经验。
当然有句老话叫“闻香下马”,简单的说法也就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从那坚持用古法制作,也顺应现代健康潮流减了盐或加入乳酸菌发酵的酱菜渍物,又或者那用酱油和糖熬煮的各种送酒下饭最佳的“佃煮”,到人工手打的乌冬和荞麦面,面前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有蔬菜有豆腐有鱼有肉的关东煮,至于熟悉不过的蛋包饭、咖喱饭、鳗鱼饭、天妇罗、章鱼烧、炸猪排……该怎样才能控制住自己停停口呢?看来也就是平日太克制了,放假就该真正放假,心宽体胖也是种自然健康的表现。
本来在一个地方游玩就应该原原本本地吃该处的地道特色美味,但在日本实在有很多做得很精彩的“番外料理”,尤其是那些小小一家只得三四张餐桌,有如在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山野间或者法国南部海岸——就凭日本人一贯做事认真的态度,不仅小小的室内和有限的室外,也一丝不苟地装潢布置,就是那一盘简简单单的一千日元上下的意大利面,既守得住al dente有嚼劲,原则,酱汁也绝不马虎,更有惊喜的是主动却又含蓄地加入日本地道食材如辛味明太子鱼卵,如酥炸牛蒡丝,如紫菜,如青葱,都是叫意大利老乡也拍手叫好的变种。可惜香港本土除了少量有机耕种作物也再没有太多农产品了,左调右搭先练好手势做一盘原汁原味像样的意大利面,发梦想想有朝一日香港会变回一个小村,本地农业应该会复兴,一切从头再来。
往事如烟

从来不是烟民,更讨厌做二手烟民,所以只能用敬而远之避之则吉的方法处之。每次在机场看见一堆烟民在那个密封的房间里狂抽狂吸,总叫我想到集体自杀。
入住酒店旅馆时千万要跟柜台说好要入住非吸烟房间及楼层,碰上没有吸烟非吸烟区分的,一入房就格外对那些萦绕不散的烟味敏感,无法换房的话,肯定那夜就睡不安稳。
可是做人偏有双重标准,虽不吸烟却对烟熏的食物有好感,从熏肉到熏鱼到熏蛋,都忍不住一试再试。如果是传统方法用上好木头或者茶叶去熏,还算“天然”食品,但最糟糕的是现代速成法,所谓的熏也是化学味料和量产工序,完成品其实也是“仿制品”。加上不断有医生提出警告,烟熏食品实在有这样那样的危害,偶一为之还可,但不能常吃不能多吃——当然我也真的尝试做过没有烟肉的carbonara,但没有烟肉也真的不是carbonara了——现在只能靠好记性,大约三五个月才放肆地吃一回这个烟肉奶油蛋酱的重量级版本,心情兴奋隆重有如过年过节。

材料(两人份)
·意大利长管面
·翠玉青瓜(zuccini) 一条
·烟肉 四块
·鸡蛋 一只
·奶油(whipping cream) 一杯
·意大利芫荽 少许
·蒜头 两瓣
·现磨黑胡椒 适量
·海盐 少许
·橄榄油 适量
按部就班

1.先烧开水将长管面放入,按包装上提示的煮面时间减一分钟,保存嚼劲。(两分钟)

2.同时放入少许海盐。(半分钟)

3.将青瓜去皮切两长条。(三分钟)

4.将烟肉切条。(两分钟)

5.蒜头去皮切碎。(一分钟)

6.起油锅炒香蒜头及烟肉至金黄,捞起备用。(三分钟)

7.用油把青瓜炒软。(两分钟)

8.长管面煮好捞起直接放锅中兜炒,同时可放半勺煮面水。(两分钟)

9.把奶油放进,拌炒至酱汁黏稠。(两分钟)

10.同时放进一半烟肉条,继续拌炒。(一分钟)

11.熄火后,把打匀的鸡蛋液拌进,均匀沾满面管。(一分钟)

12.热腾腾上碟,放余下烟肉及洗净的芫荽于上,再撒上现磨黑胡椒,宛如当年煤矿工人的carbonara复制版!
冷热小知识
不同形态长短的意大利面条据说是设计来“承受”由不同厚薄浓淡的油质、奶类、蔬菜、肉类及海鲜分别烹调熬煮而成的酱汁的。面条不同面积和弧度深度沾染上的酱汁多少有别,食味口感也因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