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长大

吃米长大

有说三日无米到肚,人就会坐立不安。这恐怕是特别针对中国南方吃米饭长大的如我这一类人。如果生来是北方人,可以吃面吃水饺吃饼,也算取代了米。以前我也觉得不吃米饭改吃面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管是身在中国北方还是在欧美地方,一样可以活得好好的——但随着年纪渐长,有些基本的生活条件、习惯和要求竟也越见固执,以为自己在意大利半个月应可以接受全程意大利家常菜,怎知还是惦记着米饭,即使是意大利饭也不是那回事,我要的其实只是一碗白米饭。

身在日本这个也是以米饭为主食的地方,我们这些吃饭长大的家伙简直如鱼得水。而近年的健康饮食潮流中,各式谷物米饭又成为被追捧的对象。大阪的市中心热闹地点,竟有一家占地三百平方米的“米食知识”陈列室,明亮宽敞的店面展示了各种日本国内生产的米的种类、生长周期和生态,亦有好几十种米饭和粥料理的食谱卡免费提供拿取。小型图书馆有相关米知识的书刊和网页可供查阅和链接。小卖部当然有各种食米、米加工食物、烹调用具和饭碗以及米加工美容护理品的出售。最吸引的是附设的餐厅理所当然地以米为主题,每日提供的都是从全日本各地严选的好米制作的饭餐。当天路经的时候才是上午11时左右,店里已经人头涌涌地在吃“早”饭,只见人人一脸兴奋满足,看来叫筹组这米食知识陈列室的朋友也信心大增,值得继续推广——至于我们这个吃米饭大国,又是如何看待这生命能量所在的原材料呢?

老铺名物

早就把现在港元兑换日币的汇率抛诸脑后,在京都的几天实在是有点放肆地从早吃到晚——虽然每餐的分量其实也不是吃很多,但这少吃多餐加起来的消费也颇为可观。更加上街头巷尾这里那里可以买来做伴手礼的老铺名物实在太多,一时间看见这样那样,想起这个那个老友,往往就站在人家店堂里左摇右摆拿不定主意。

在一家名叫“西利”的渍物店里,最热卖的是他们用传统方法腌制的“千枚渍”,那些几乎有足球大的白萝卜,腌好切片,连叶茎也不浪费,包装成礼盒装,很是体面,而相应的用红皮白心的萝卜、青瓜、茄子、胡萝卜、南瓜、梅子、白菜等蔬果瓜菜,也都能做成不同口感的渍物。近年还流行低盐的或用乳酸菌渍腌成的,更受新一代嘴馋人士欢迎,我在店堂里几乎逐一试吃,过足了瘾,但想来想去始终京都不是这回旅途的终点,买了这些湿漉漉的产品当礼物,总是有点顾虑。

再走几条街到了一家叫“永乐屋”的专卖佃煮的老铺。所谓“佃煮”就是用酱油和糖再加上秘制调味,分别熬煮一些食材如香菇、松蓉、小鱼干、昆布、山椒果实、花和叶等,煮好了可以放上个把月,是平日下酒下饭的开胃小菜。佃煮当然也小袋精装,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倒是不必多顾虑就“大出血”。这一回买的是驻店名物“一口椎茸”,用上日本国产香菇熬煮得香浓入味有嚼劲。

再来一家是川端通旁的“晴间”,是制作山椒小鱼干和野菜海带的专门店,以特制酱油调味煮得又软又松的小鱼干,巧妙地与山椒清爽微麻轻辣绝配,用来拌进饭团,再理想不过。

材料(两人份)

·白米 一碗

·山椒小鱼干 三大匙

·白芝麻 一小匙

·黑芝麻 一小匙

·日本新鲜紫苏叶(大叶)日系超市有售 十六片

·日本味 适量

按部就班

1.先将黑芝麻与白芝麻用中火烘香。(一分半钟)

2.将四块新鲜紫苏叶切细成蓉。(两分钟)

3.同时煮好一锅白饭。(十分钟)

4.白饭盛大碗中,加入少许味淋。(半分钟)

5.将烘好的芝麻、山椒小鱼干一并放入。(半分钟)

6.将所有材料与米饭拌匀。(一分钟)

7.将两大匙拌好的米饭放于保鲜胶膜中。(半分钟)

8.提起保鲜膜四角包裹米饭,转紧捏成饭团状,拆去保鲜膜,轻放于紫苏叶上,便成又好看又好吃的手工饭团!(三分钟)

冷热小知识

日系的山椒其实就是川菜中常用的花椒的近亲。春天花椒的嫩芽叫“木之芽”,初夏的绿色小花叫“山椒花”,结果后的“实山椒”可以做成佃煮,而花椒籽叫“割山椒”,磨成粉末就是山椒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