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觉醒
原味觉醒

机缘巧合,认识了名字响当当的堪舆大师。
嘻嘻哈哈聊得甚是投契,才知道他的这位那位众位经常见面的相熟朋友,也是我的多年老友,倒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因此碰头。直至今日偶遇,我想大师一定会有个说法吧,只是对我等不知也不理缘由究竟的家伙,习惯把一切都视作巧合。也许出于职业习惯,也是他的一种慷慨,大师得知今年是属牛的我的本命年,特别指点我今年该多往南洋方向走动,游游水晒晒太阳,高兴高兴,也建议我今年年底尽量避开往北上,趋吉避凶就是此意。
说来凑巧,平日一天到晚流离浪荡飞来飞去的我,倒真是没有这样频繁地往南洋诸国进发。可是今年头几个月,却接二连三地因公因私往新加坡两次、槟城两次、吉隆坡一次、巴厘岛一次,完全地把自己放纵在南洋氛围和味道当中。在所到处的绵延海滩上和深山老林里,如鱼得水如鸟归巢——其实南洋岛国印度尼西亚也正是我的外祖父母的第二故乡,所以这明显地也是一种寻根的感召。那些儿时外祖父母坚持手做的家乡味道,得以在异地的餐桌上再次鲜活重来,叫我一边吃一边悸动不已,就像面前与豆腐拌吃的参巴(Sambal)蘸酱,也是印度尼西亚餐饮上不可缺少的。大师提示南下,原来不只让我晒出一身古铜色的皮肤。
其实除了第二故乡原味的觉醒,所到之处都是人口和建筑密度不高的地方,即使太阳猛气温高,没有城市废气排放没有高楼屏风效应,习习清风徐来叫人十分爽快,也许这更是我等都市人真正需要的生活原味。
情深味重

想不到在马来西亚槟城浮罗山背的一条山村小路旁,看见两个大叔在晒虾膏。
这与我数年前在香港大澳的渔村海岸旁,在那家硕果仅存的虾膏虾酱工场里,看到东主一家胼手胝足的有条不紊的慢工细活,其材料应用其制作步骤认真细致,与槟城这里几乎一样。所以我也大胆肯定,这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南方传统饮食口味。
虾膏就是虾膏,来到南洋就有了另外的叫法,马来人称为belacan拉煎,印尼话会叫作trasi,反正都是用晒干了的小虾捣成膏状,再包装成小砖密封出售,南洋当地日常饮食烹调的,特别是土生华人娘惹菜肴中,少不了以虾膏来提味,有的更用上一种黑色的黏稠状的虾膏酱,制作时加进糖、面粉和水,味道更为浓烈,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也正正是这独特的来自海洋的强烈滋味,唤醒了云游四海的嘴馋“浪子”如我的家乡的思念眷恋。小小一块虾膏,发挥了微妙而神奇的作用。

材料(两人份)
·豆腐 一块
·香茅 三条
·柠檬叶 一片
·红葱头 五粒
·指天椒 两只
·青柠檬 一个
·虾膏(拉煎) 少许
·橄榄油 两大匙
按部就班

1.先切取香茅最嫩的茎部,切极碎。(三分钟)

2.红葱头去衣洗净,切极碎。(三分钟)

3.指天椒去籽,柠檬叶去叶茎,切极碎。(一分钟)

4.以少许橄榄油调开捣碎的少许虾膏,拌进所有切碎的材料中。(两分钟)

5.再以两大匙橄榄油与切碎的材料拌好,可转放搅拌机或以人手以杵棍稍加研磨。(两分钟)

6.再挤入少许青柠檬汁提味。(半分钟)

7.将酱汁置于豆腐上,清淡鲜辣一口共尝。(一分钟)
冷热小知识
东南亚食谱中不可或缺的红葱头,味道清香辛辣,属于洋葱家族中的一个变种。其辛辣味来自植物当中的硫化物原始作用,是用来吓走动物,防范取食,可正因此惹来为食人类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