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叶挺独立团是北伐军的先锋,在5月即进军湖南。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10月21日,刘少奇到武汉筹建全国总工会汉口办事处,为全总迁到汉口作准备,并兼任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领导武汉工人运动,并具体领导了工人阶级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在反帝斗争中建立了功勋。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和工人组织的壮大,工人阶级的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迅猛发展起来。在武汉,从1926年10月到次年3、4月,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浪潮。罢工次数达300多次,有150多个工会,数十万工人参加,罢工的要求绝大部分得到实现。如1926年11月,中华海员工会联合总会代表它所属的日商经营的轮船、趸船、铁木驳船的全体船员和水手,向日方提出八项要求,这一斗争在刘少奇领导下取得了胜利。

为了培养工人运动骨干,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1926年冬在党和湖北总工会的领导下,在汉口和武昌两处开办了工人运动讲习所,课程多是党领导同志担任。如刘少奇讲《工会组织工作》、《工会经济问题》,董必武讲《国民党农工政策》,李立三讲《劳动运动史》,恽代英讲《国际政治经济状况》,陈潭秋讲《中国民族运动史》,林育南讲《工会应用文》等。另外,在刘少奇等领导下,湖北总工会还创办了不少工人学校,来提高工人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科学知识。

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全国革命斗争的高涨,给予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以有力的打击,帝国主义采用各种办法进行干涉和破坏。1927年1月3日,武汉工人和市民正在庆祝国民政府北迁和北伐战争胜利,英帝国主义调集大批水兵登陆,进行武装挑衅,刺杀我海员1人,打伤码头工人等30余人,造成汉口“一三惨案”。帝国主义的暴行激怒了广大人民。1月4日,在李立三、刘少奇领导下,举行了10余万人参加的抗议大会和示威游行。当天晚上,刘少奇又主持召开湖北省总工会、全省农民协会和全省学生联合会等200多个团体,500余人代表的紧急会议,根据湖北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的通电,提出了八项要求,请国民政府向英国政府交涉,限英国在72小时内圆满答复,否则人民自动封锁英租界,实行对英总罢工,这次会议还要求国民政府:一、立即收回英租界;二、立即收回海关;三、立即取消英轮在中国内河航行权;四、立即撤销英人在华领事裁判权。当时国民政府即向英国领事馆交涉,但是英帝国主义拒绝接受武汉人民的要求,这就引起人民更大的愤怒。

1月5日,武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举行30万人的反英示威大会。会后冒雨到英租界游行,摧毁了租界内的沙包、电网,驱逐了英帝国主义的巡捕,迫使英国水兵中退回军舰,收回了被英帝国主义霸占多年的租界。随后,英国政府被迫与武汉国民政府签订协定,承认中国收回汉口租界,在武汉人民收回英租界的影响下,九江工人和各界人民也挫败英帝国主义的挑衅,勇敢地收回了九江英租界。工人阶级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进,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他们便加紧了对中国的干涉。同年4月3日,日本水兵4人在汉口乘坐人力车不给车费,并行凶杀死前来干预的中国工人,后又调来大批水兵屠杀闻讯赶来示威的群众,造成“四三惨案”。4日,武汉各界人民举行紧急联席会议,刘少奇代表全国总工会报告了惨案的情况,决定在全市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同胞的运动。当晚,全总又召开武汉各工会代表紧急会议,刘少奇报告了各团体联合会的情况,决议要求工人阶级“应即时与各界革命民众一致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所加于中国同胞之惨杀”,提出“取消中日间一切不平等条约”。9日下午,全国总工会召开代表会议,号召大家继续反对日本帝自主义的斗争,反对妥协。刘少奇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是坚决的勇敢的,是中国工人阶级反帝斗争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

刘少奇于对蒋介石叛变革命,摧残工农运动的罪行进行了坚决的揭露和斗争。1927年3月6日,江西反动派在蒋介石指示下,杀害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3月10日,对少奇怀着极大的义愤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发表《论陈赞贤同志在赣被杀事件》一文。他指出:“全国所有革命团体及革命民众,应该认为江西这件事的发生是摧残革命!是革命战线内反革命的开始。大家应该一致起来奋斗,督促政府及党部肃清一切反动派,并竭力援助江西的革命,务必达到国民革命之完全成功。”

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湖北省总工会在刘少奇等领导下,于4月16日发出讨蒋通电,宣布蒋介石的六大罪状,随后又在讨蒋宣言中指出,蒋介石明目张胆背叛革命,其罪大恶极实在是罄竹难书,号召“全湖北工人阶级当尽其力量,与革命同志一致行动,向敌进攻以求打倒蒋介石”,表达了工人阶级的严正立场与革命决心。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武汉政府汪精卫集团的反动倾向也日益明显,革命形势愈加危急。在刘少奇的领导下,湖北总工会继续坚持深入的工作,巩固各级工会,发动群众支援叶挺部队围剿夏斗寅,声援湖南人民反对许克祥,与汪精卫集团作坚决斗争。同时,为了对付汪精卫集团的反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党的指示,湖北总工会将当时政治面貌已经暴露的党员干部实行隐蔽或转移,把有些干部派往叶挺、贺龙部队和中央军校(当时在武昌),又调一些未暴露干部来坚持工作。

1927年6月19日,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在武汉召开。刘少奇是大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并向大会作《全国总工会会务报告》。大会总结了北伐以来的工会工作,讨论如何对待蒋介石叛变的问题,号召全国工人阶级继续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大会再次选举刘少奇为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7月上旬,他因病经组织同意,离武汉去九江“特区”的庐山养病。刘少奇病稍好后又秘密到上海,转入地下斗争。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刘少奇从青年时代就热烈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当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后,就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工人运动,成为中国工人阶级最勇敢的战士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袖;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少奇为发展中国工人运动,为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鼓舞我们前进。

(丁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孔木: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员、陈列部主任。)


〔1〕《在莫斯科各界为欢迎中国党政代表团举行的苏中友好群众大会上的讲话》。1910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2〕《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

〔3〕《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

〔4〕《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5〕《工人之路》第12号,1925年7月5日。

〔6〕五卅运动时期上海总工会的会议记录。

〔7〕《上海总工会三日刊》,1925年10月18日。

〔8〕《工人之路》第264期,1926年3月19日。

〔9〕《工人之路》第264期,1926年3月19日。

〔10〕《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日刊》,192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