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刘少奇等领导同志对赴哈尔滨出席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各解放区职工代表主要负责人作了详细指示,指出这次大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并规定了解放区工会和国民党统治区工会的基本任务,号召全国工人阶级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团结,并联合全国各民主阶层,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新中国。迎接我国工人运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最后一个高潮。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讨论了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问题。3月25日,毛泽东、刘少奇同志到达北平。4月7日,刘少奇同志对北平工作作了指示。他着重谈了工会工作。他说,我们进行工会工作,到底有哪些内容?大体可分作下面三项:第一项是适当的解决工人的要求、经济的以及他切身的要求。工会应该负责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和生产管理机关商量,解决工人一切正当的与可能解决的要求。第二项是教育工作。第三项是工会的组织工作。这三项工作做好了,工会才有可能有效的动员工人组织劳动竞赛,提高劳动效率,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原料,使工人对工作负责,才可以实现工人参加生产管理。刘少奇同志在这里明确地提出在工人阶级成为国家和企业的主人后,工会应该担负起保护工人和教育工人的职能。

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在城市斗争中,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怎样依靠工人阶级呢?刘少奇同志说:“依靠工人阶级就是依靠总工会、分工会及各级工会在群众的信仰,团结全体工人在我们党的周围。”“所有的同志应该在尽可能条件下培养工会信仰。工会联系广大群众,就是我们党,我们政府联系广大的群众,工会是党与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这是个基本问题。”工会怎样建立起信仰呢?刘少奇同志认为,工会“要迅速解决工人许多问题,这样才能建立起信仰。分工会也好,总工会也好,你如果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表示无能,是不能得到工人信仰的。如果解决错了,工会应该进行自我批评,向工人承认错误。提高工会在群众中的信仰很必要,不依靠工会,你怎么去依靠工人阶级呢?”有人认为“工会信仰高,厂长怎么办?”刘少奇同志说:“工会有了信仰,才能团结广大工人群众,把工厂生产做好。”“当然工会也要培养厂长的信仰,培养企业管理的信仰,使工人服从劳动纪律,服从工厂管理,工人的要求,应正当的解决。”新中国成立以来,怎样依靠工人阶级,怎样充分调动工人群众的积极性,怎样建立工会的信仰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刘少奇同志的这些意见,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大报告所指出的,在企业中“使经营者的管理权威和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的统一,形成经营者和生产者相互依靠密切合作的新型关系”时,学习刘少奇同志的这些思想仍有着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