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整个“五卅”运动时期,刘少奇负责总工会工作,在“事务特多,应接不暇”的情况下,他不但多次参与决策性的重大活动,而且在处理大量具体的事务工作中也是事必躬亲。
当时刘少奇同志负责的总务科职责之一,是发放罢工工人的救济款。发放救济款关系到罢工工人的经济生活及罢工斗争的能否坚持。在救济款经常中断,流氓工贼冒名顶替进行破坏的情况下,发放20几万各业工人的救济费,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刘少奇总是仔细地亲自处理这些问题。这里可以举两个例子:
一次,岳州路经纬纺织厂的30余名女工赴总工会,持函呈述该厂500余工人罢工情况,要求救济。接待她们的刘少奇当即收下函件及该厂会员名册,转嘱经济委员具体办理,并派人前往纺织工会,调查确切人数,以便分发救济费。〔32〕
6月19日电车工人罢工后亟待救济,刘少奇亲自携款前去分发救济费,此次领救济费的计1006人。〔33〕正是在刘少奇等同志的努力下,使20多万工人坚持罢工达3个月之久。
少奇同志还积极争取国际上的援助。6月22日,为“使欧洲各国工人明白五卅案件真相及同情援助起见”,刘少奇与李立三联名致电欧洲各工会,呼吁各国工人“继续予以援助”。8月1日,苏联全俄职业联合会代表尤利恋司穆尔吉斯等人到沪,他们是由工团派来对于中国此次反帝国主义运动以为应援。上海总工会由刘少奇出面接待,向苏联代表详细介绍了上海工人、学生、商人的斗争情况。苏联代表表示要根据这些介绍做成“系统的报告,向欧洲宣传”。〔34〕
斗争的紧张、工作的繁重,使少奇同志“劳累过度、身患重病”以至“卧床多日”,但少奇同志经常抱病工作,“不仅不因病辞工,更日夜不休息片刻,检阅各种稿件,亲往工人群众中接洽各项事件”。他鼓励工友说:“如果真正为工友奋斗,替工人谋利益的人,并不在平日工人组织公开的时候看他一工作如何,而在最最紧急的时候看他努力不努力以为断”。〔35〕
这充分表现出刘少奇为工人阶级解放事业的献身精神。他是这样教导工人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一直到“五卅”运动基本结束,少奇同志才离开上海“回原籍养病”。〔36〕
刘少奇同志在“五卅”运动中的功绩得到全国工人阶级的推崇。中华全国总工会称赞“五卅”运动中的刘少奇同志:“五卅惨案突起,帝国主义屠杀我同胞,上海数十万工人群起罢工,刘君更废寝忘食从事奔走,号召国人为救国运动,以全方为罢工工人后盾,爱国热诚,举国同钦”。〔37〕
1926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对刘少奇等同志领导的上海总工会在“五卅”时期的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上海总工会在“五卅”运动中的活动“不单是扩大了上海工人的组织,巩固了上海工会的基础,并且使全国的工人阶级都兴奋起来,有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在中国职工运动史上有重大的意义的”。并指出:“上海总工会在‘五卅’运动中引导上海全体工人与帝国主义奋斗,一切策略都是非常的正确,尤其是在组织工、商、学联合战线反抗帝国主义的经验,更是全国工人阶级所应宝贵的。”〔38〕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来检阅这些历史文献,它对刘少奇同志个人所作的评价和对上海总工会的评价,无疑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刘少奇的英名将与其为之献身的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永存。
(任建树: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责。张培德。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献》)。
⑬《民国日报》1925年8月12日
〔1〕《民国日报》1925年7月9日
〔2〕李立三《纪念蔡和森同志》(载《红旗飘飘》第5辑。
〔3〕杨梦雁谈话记录(原件藏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
〔4〕刘贯之《关于1924年—1626年上海工人运动的回忆》(载《中国工运史料》1960年第1期)
〔5〕郑超麟对“五卅”运动的回忆(原件存上海历史研究所。)
〔6〕《热血日报》1925年6月4日
〔7〕刘少奇《一年来中国职工运动的民展》(载《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
〔8〕《热血日报》1952年6月22日
〔9〕《申报》1925年6月23日
〔10〕《民国日报》1925年6月19日
〔11〕刘少奇《一年来中国职工运动的民展》(载《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
〔12〕《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告工人、兵士、学生》(载《向导》第125期。
〔13〕郑超麟对“五卅”运动的回忆(原件存上海历史研究所。)
〔14〕《上海总工会会议记录》1925年8月29日
〔15〕《上海总工会会议记录》1925年8月29日
〔16〕转引自《列宁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而斗争》。
〔17〕上引均见《民国日报》1925年9月7日
〔18〕《上海总工会会议记录》1925年9月12日
〔19〕《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告工人、兵士、学生》(载《向导》第125期。
〔20〕转引自《列宁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而斗争》。
〔21〕瞿秋白《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载《新青年》第3号,1926年3月25日出版)。
〔22〕《新闻报》1915年8月24日。
〔23〕《申报》1925年8月13日
〔24〕《新闻报》1915年8月27日。
〔25〕李立三对“五卅”运动的回忆(原件存上海历史研究所)。
〔26〕《血潮日刊》1925年8月24日
〔27〕《民国日报》1925年8月24日
〔28〕《民国日报》1925年8月25日
〔29〕《上海总工会会议记录》1925年9月12日
〔30〕《民国日报》1925年9月20日
〔31〕《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日报》1925年9月25日。
〔32〕《民国日报》1925年8月21日。
〔33〕《申报》1925年6月20日。
〔34〕《民国日报》1925年10月16日。
〔35〕《上海总工会三日刊》1925年10月16日。
〔36〕《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通告(二)》(载《工人之路》第184期)。
〔37〕“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刘少奇被捕至赵恒惕电”(1925年12月26日)载《工人之路》第200期。
〔38〕三次劳大《关于上海总工会报告的决议》(载《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