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工动箸作篇目索引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与朱少连合著)(1923年8月10日)
见《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罢工胜利周年纪念册》安源月刊社编1923年10月。
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1923年8月20日)
见《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罢工胜利周年纪念册》安源月刊社编1923年10月。
俱乐部组织概况(与李求实合著)(1923年10月)
见《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罢工胜利周年纪念册》安源月刊社编1923年10月。
救护汉冶萍公司(1924年8月)
见《新建设》第2卷第2期,1926年9月20日。
整顿萍矿意见书(1924年11月)
见长沙《大公报》1926年12月19—26日。
“二七”失败后的安源工会(1925年4月)
见(《中国工人》第4期,1925年。
悼孙中山先生(1925年4月)
见《中国工人》第4期,1925年。
一年来的中国职工运动的发展(1925年5月)
见《政治局报》第13、14期,1926年。
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与职工运动方针(1925年5月)
见《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劳动学院开学词、(1926年6月26日)
见《工人之路》第364、365期,1926年7月。
在省港罢工群众集会上的讲话(1926年8月)
见《拥护省港罢工专号》
廖仲恺先生与工农政策(1926年9月26日)
见《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怎样罢工(1923年12月)
见湖北全省总工会宣专部印行,1926年。
工会代表会(1926年12月)
见《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工会经济问题(1926年12月)
见湖北全省总工会宣传部印行,1926年。
工会基本组织(1926年12月)
见湖北全省总工会宣传部印行,1926年。
论陈赞贤同志在赣被害事(1927年3月17日)
见《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3月17日。
全国总工会会务报告(1927年6月)
见《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工人出版社1957年1月。
职运须知(1928年12月15日)
见《出路》,中共顺直省委机关刊物第2期。
中东路工人斗争的总结报告(1930年3月13日)
见《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加紧领导工人的自发斗争(1931年12月1日)
见《工运指南》第1期,1931年12月1日。
反对国民党管理海员新章(1931年11月)
见《工运指南》第1期,1931年12月1日。
建立辅助组织问题(1931年12月1日)
见《工运指南》第1期,1931年12月1日。
在目前反帝运动中赤色工会应努力的工作(1931年12月11日)
见《工运指南》第2期,1931年12月15日。
国民党封闭永安厂工会及逮捕工人,我们应否号召工人反对?(1932年1月17日)
见《红旗周报》第30期,1932年2月15日。
罢工策略(1932年1月1日)
见《工运指南》第3期,1932年1月1日。
批评“退出黄色工会”的策略(1932年1月18日)
见《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某某兵工厂罢工斗争的经过和教训(1932年1月21日)
见《红旗周报》第32期,1932年3月18日。
在黄色工会里建立什么?(1932年1月21日)
见《工运指南》第4期,1932年1月。
一九三一年职工运动的总结(1932年3月)
见《职工运动指南》、《六大以来》(下)中央办公厅,1952年4月。
苏区阶级工会的会员成分(1932年4月)
见《红旗周报》第三期,1932年5月2日。
再论苏区工会会员成分并驳锹同志(1932年10月20日)
见《红旗周报))第51期,1932年1月1日。
反对南京政府的“劳资争议处理法”(1932年)
见《工运指南》第8期,1932年4月26日。
模范的工人要求纲领(1933年6月26日)
见《苏区工人》第2期,1933年6月30日。
在两条战线斗争中来改订合同(1933年6月)
见《苏区工人》第2期,1933年6月30日。
在改订合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933年6月30日)
见《苏区工人》第2期,1933年6月30日。
停止“强迫介绍”与救济失业工人(1933年6月)
见《苏区工人》第3期,1933年7月15日。
农业工会十二县查田大会总结(1933年11月5日)
见《斗争》第34期,1933年11月12日。
唐山矿工的总罢工(1934年2月22日)
见《斗争》第49期,1934年月。
用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1934年3月20日)
见《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论国家工厂的管理(1934年3月)
见《斗争》第53期。1934年3月31日。
在苏维埃政权下工会的作用与任务(1935年11月27日)
见《斗争》第75期,1935年11月24日。
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1936年4月)
见《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关于大革命历史教训中的一个问题(1937年2月26日)
见《火线》第72期。
中共北方局机关刊物(1937年)。
见《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工会工作大纲(1938年2月18日)
见《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39年5月)
见《工运史研究资料》第3期,1980年。
“七七”抗战二周年纪念致中国工人们(1939年7月2日)
见《解放》第77期,1939年7月。
在陕甘宁边区工厂职工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44年5月20日)
见《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对天津国营企业职员的讲话(1949年4月25日)
见《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在赴哈职工代表各区主要负责人会议的讲话(1948年4月28日)
见《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在天津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49年4月28日)
见《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关于工会工作问题的报告(1949年5月5日)
见《中国工会历史文献》第5集,工人出版社1959年。
关于天津市东亚公司计划扩大生产的复函(1949年5月5日)
见《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世界工联领袖抵京,在车站的欢迎词(1949年11月16日)
见《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2日。
在亚澳工会会议上的开幕词(1949年11月16日)
见《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2日。
在亚澳工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11月)
见《亚澳工会代表会议》1950年1月。
在全国总工会招待亚澳工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49年12月)
见《亚洲被压迫国家工人运动任务》1949年12月1日。
在北京各界庆祝亚澳工会会议成功大会上的讲话(1949年12月)
见《亚澳工会代表会议》1950年1月。
对煤矿工人代表会议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批语(1950年1月24日)
见《人民日报》1949年11月24日。
在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上的演说(1950年4月29日)
在全国英雄模范两代表会议上的报告(1950年9月27日)
见《人民日报》1950年9月27日。
国营工厂内部的矛盾和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1951年6—6月)
见《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代表中共中央在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祝词(1953年5月2日)
见《人民日报》1953年5月3日。
一九五三年七月八日给安源镇工会的信
见《刘少奇与安源工人运动》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2月。
工会应帮助党和政府向不良现象斗争(1955年2月5日)
见《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先进帮助后进及职工业余教育(1955年8月25日)
见《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上的祝词(1956年4月30日)
见《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代表中共中央在中田工会八大会上的致词(1957年12月2日)
见《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刊》工人出版社1957年12月。
半工半读,亦工亦农(1964年8月1日)
见《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实行固定工和合同工并存的劳动制度(1964年8月22日)
见(《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