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工人学校讲《中国职工运验简史》,总结了1921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前的工人运动的经与教训,提出了一些新见解,这对研究我国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刘少奇同志认为“二七惨案”是可以避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什么会失败?首先是不认识局势的变化。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以前,当时的资本家对工人运动开始是同情的,一般的舆论,对工人运动都有相当的帮助,就是吴佩孚起初也赞成。当全国工人运动已经发展起来时,全国的局势便大不相同了。它已经直接冲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经济上政治上的损失使得吴佩孚转变为压迫工人;帝国主义逼迫中国政府、军阀来镇压工人运动,中国的资本家也与军阀勾结起来反对工人运动。其次工人的骄傲、轻敌、拒绝小职员加入工会。再有当时会员多,但共产党员(工人共产党员)却很少,这也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一个原因。

第二,对大革命失败与工人运动关系的分析。刘少奇同志认为大革命中的工人运动有很大成绩,北伐的胜利并不完全靠军事,工人给了北伐军很多的帮助。但没有充分的武装群众,忽略当时对工人的教育工作,工人中的行会思想还相当浓厚。一般又不要职员参加工会等这些缺点也是造成大革命失败的诸多原因之一。

第三,提出了对国民党黄色工会的两面观。大革命失败,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于是,赤色工会转入秘密形式,国民党乘机搞起了许多黄色工会。刘少奇同志认为,国民党大肆整理工会,这是由于工人斗争的结果,因为工人要组织工会,当时的赤色工会应该利用黄色工会争取自己的利益,把赤色工会与黄色工会对立起来,拒绝加入黄色工会是不对的。刘少奇同志从中国产生黄色工会的原因进行分析,纠正了那种认为国民党只有反动性的片面观点,也指出了黄色工会所以有群众的原因。中国工人参加黄色工会是为了争取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是为了反对共产党,这是中国工人加入黄色工会与西欧工人加入黄色工会的一个重要区别。

刘少奇同志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里总结了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大革命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为探索我国工人运动发展的规律作出了贡献。